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0343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录入患者数据的医疗服务平台,用于向患者传输诊断数据、治疗数据和康复数据,以及向患者进行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的微信服务平台,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医疗服务平台和微信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共享患者数据和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信息的云服务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将骨折联络服务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后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监管,填补了脆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严重缺失的空白,提高了多学科联合对脆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的监管,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生率。

A Fracture Liaison Servic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健康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导致的脆性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发生脆性骨折,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面对漫长的康复、种种潜在的并发症,以及相当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为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我国老龄化进程很快,2010年中国大陆发生脆性骨折233万例次,由此产生的医疗支出高达94.5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200亿美元,2050年可达2650亿美元。脆性骨折后骨质疏松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愈演愈烈,但对脆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的防治还存在很大缺口。新近资料表明,发生脆性骨折患者,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仅为24%。更令人震惊的是,一项对亚洲地区1122例髋部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状况调查表明,仅28%患者做过骨密度检查,51.5%患者被告知患有骨质疏松症,而仅33.0%的患者处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以上比例中国大陆最低,且明显低于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服务平台,用于采集录入患者数据,患者数据包括诊断数据、治疗数据和康复数据;微信服务平台,用于向患者传输诊断数据、治疗数据和康复数据,以及向患者进行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云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医疗服务平台和微信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共享患者数据和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服务平台,用于采集录入患者数据,患者数据包括诊断数据、治疗数据和康复数据;微信服务平台,用于向患者传输诊断数据、治疗数据和康复数据,以及向患者进行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云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医疗服务平台和微信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共享患者数据和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服务平台包括:医疗站终端,由多个医疗站点构成,每个医疗站点包括多个医疗人员服务终端,医疗人员服务终端用于分析评估诊断患者检查信息,得出患者诊断结果;采集单元,连接医疗站终端,用于采集患者诊断结果信息;医疗数据库,连接医疗站终端和采集单元,用于储存采集的患者诊断结果信息;反馈单元,用于领袖医疗人员和住院患者之间针对患者的病情的诊治情况以及后续患者复查、随诊、康复情况进行相互反馈,以及领袖医疗人员向非住院患者反馈提醒其定期到门诊或社区医院接受骨健康评价;统计单元,用于从所述医疗数据库调出医生反馈信息,统计医生的诊治情况;传输端,用于将医疗数据库和统计单元中的信息,以及医疗人员服务终端的骨折预防治疗、康复宣教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折联络服务管理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服务终端包括移动医疗站点、社区乡镇医疗站点、区县二级医疗站点和三甲医院会诊站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折联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高海张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