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2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包括顶箱本体,顶箱本体为中空腔体;顶箱本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雷达设置在第一开口中;顶箱本体的正前方设置有第二开口,照相机组设置在第二开口中,顶箱本体的正后方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长焦镜头设置在第三开口中;顶箱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短焦镜头设置在第四开口,顶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开口,第二短焦镜头设置在第五开口中;第二开口的左前方设置有第六开口,第二雷达设置在第六开口中,第二开口的右前方设置有第七开口,第三雷达设置在第七开口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保证了传感设备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相对变化。

A Vehicle-mounted Top Box for Unmanne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
本申请涉及无人车驾驶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
技术介绍
无人车车载顶箱安装在无人车顶部,用于安装多种传感设备,比如用于安装视频采集设备、激光探测和测距设备以及定位信号采集设备,以采集车辆周围环境信息,并根据采集到的周围环境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多种传感设备之间需要配合工作,不同传感设备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现有无人车车载顶箱安装传感设备时没有考虑传感设备之间的位置,若安装和拆卸时,传感设备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无人车采集周围环境信息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以保证传感设备之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包括顶箱本体,所述顶箱本体为中空腔体,所述顶箱本体包括箱盖和箱底;所述顶箱本体的前方为无人车前进的方向,所述顶箱本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前方设置有第二开口,照相机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后方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长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顶箱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所述顶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开口,第二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口中,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五开口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五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左前方设置有第六开口,第二雷达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右前方设置有第七开口,第三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中,所述第六开口与所述第七开口对称设置。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六开口的开口位于从左侧倾斜向上30度至45度的位置,所述第七开口的开口位于从右侧倾斜向上30度至45度的位置。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箱盖与所述箱底可拆卸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箱本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2个用于固定在无人车顶部的夹具,所述夹具夹持在无人车顶部的横梁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夹具上设置有调整所述夹具夹角的调角器,所述调角器用于使所述夹具固定或脱离无人车顶部的横梁。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箱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第一缓冲层覆盖在第二缓冲层表面,且所述第一缓冲层的硬度比所述第二缓冲层的硬度大。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箱本体与无人车顶部设置有用于通风的缝隙。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箱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使信号线进入无人车内部的通孔。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箱盖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器,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顶箱本体内部的蓄电池组连接。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车,包括:包括无人车本体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顶箱,所述车载顶箱固定在所述无人车本体顶部,所述顶箱本体为中空腔体,所述顶箱本体包括箱盖和箱底;所述顶箱本体的前方为无人车前进的方向,所述顶箱本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前方设置有第二开口,照相机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后方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长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顶箱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所述顶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开口,第二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口中,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五开口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五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左前方设置有第六开口,第二雷达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右前方设置有第七开口,第三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中,所述第六开口与所述第七开口对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包括顶箱本体,顶箱本体为中空腔体;顶箱本体的前方为无人车前进的方向,顶箱本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雷达设置在第一开口中;顶箱本体的前方设置有第二开口,照相机组设置在第二开口中,顶箱本体的后方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长焦镜头设置在第三开口中,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对称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顶箱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短焦镜头设置在第四开口,顶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开口,第二短焦镜头设置在第五开口中,第四开口与第五开口对称设置,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五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开口的左前方设置有第六开口,第二雷达设置在第六开口中,第二开口的右前方设置有第七开口,第三雷达设置在第七开口中,第六开口与第七开口对称设置。多种传感设备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开口处,保证了传感设备之间的位置不会发生相对变化。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车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车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车的车载顶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顶箱本体;101,箱盖;102,箱底;201,第一开口;202,第二开口;203,第三开口;204,第四开口;205,第五开口;206,第六开口;207,第七开口;301,无人车本体;302,顶箱本体;303,箱盖;304,箱底;305,夹具;306,横梁;307,太阳能板;401,第一开口;402,第一雷达;403,第六开口;404,第二雷达;405,第七开口;406,第三雷达;407,第二开口;408,第四开口;409,第一短焦镜头;410,第五开口;411,第二短焦镜头;412,第三开口;413,第一长焦镜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包括顶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本体为中空腔体,所述顶箱本体包括箱盖和箱底;所述顶箱本体的前方为无人车前进的方向,所述顶箱本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前方设置有第二开口,照相机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后方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长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顶箱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所述顶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开口,第二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口中,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五开口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五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左前方设置有第六开口,第二雷达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右前方设置有第七开口,第三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中,所述第六开口与所述第七开口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车载顶箱,包括顶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本体为中空腔体,所述顶箱本体包括箱盖和箱底;所述顶箱本体的前方为无人车前进的方向,所述顶箱本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前方设置有第二开口,照相机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顶箱本体的正后方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一长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顶箱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开口,第一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所述顶箱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五开口,第二短焦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口中,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五开口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五开口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左前方设置有第六开口,第二雷达设置在所述第六开口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右前方设置有第七开口,第三雷达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中,所述第六开口与所述第七开口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口的开口位于从左侧倾斜向上30度至45度的位置,所述第七开口的开口位于从右侧倾斜向上30度至45度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涛张春龙衡昱帆巩悦田高翔刘成彭军楼天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慧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