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充电桩及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25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移动式充电桩及停车场,其中移动式充电桩,包括设置于地面或墙面或吊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通过电缆连接市电,所述电缆缠绕于位置固定的自动收线器上且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桩体移动自适应伸缩,所述自动收线器对所述电缆的最大拉力小于所述充电状体与所述轨道之间的摩擦力。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使充电桩体可沿轨道移动,增加了其应用的灵活度,扩大了其覆盖范围,同时采用自动收线器可以自适应电缆线的伸缩,省去了电缆的整理工作,有利于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另外,电缆与市电连接端固定在自动收线器上,可以有效减少反复拉伸造成松动,保证电气稳定性。

Mobile charging pile and parking 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充电桩及停车场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移动式充电桩及停车场。
技术介绍
停车位是各种建筑规划建造时规划出来用于专门停车的位置,目前停车位的欠缺已成为我国各地的通用问题。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能源汽车被广泛应用,尤其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而已建成的停车位中常常未规划有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因此在停车位改造时,往往通过新添充电桩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各种社区、商场、写字楼中,由于无法确定那个车位会使用充电桩,因此往往只能集中将多个充电桩固定于某一区域,这样一来造成这些车位不能被出租使用,同时也给很多较远车位的充电带来不便。虽然也有一些可以移动的充电桩,但是充电桩电缆线长距离拉伸后无法自动收回,这就增加了后续的电缆整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及停车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移动式充电桩,包括设置于地面或墙面或吊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通过电缆连接市电,所述电缆缠绕于位置固定的自动收线器上且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桩体移动自适应伸缩,所述自动收线器对所述电缆的最大拉力小于所述充电桩体与所述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中,所述轨道为环形或直线形或弧形。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中,所述轨道的表面沉积有DLC涂层。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中,所述充电桩体上设置有可沿所述轨道滑动的导向轮。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中,所述充电桩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共轴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由电机差速驱动,所述充电桩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充电枪是否复位至充电枪收纳槽中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充电桩控制板,所述充电桩控制板与所述电机无线通信。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中,所述充电桩体上设置有至少用于输入所述电机启停及正反转的驱动信号的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所述充电桩控制板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中,所述自动收线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卷线盘,所述卷线盘和支撑转轴之间通过蜗旋簧连接。停车场,包括上述任一的移动式充电桩,所述轨道至少延伸2个停车位的宽度。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使充电桩体可沿轨道移动,增加了其应用的灵活度,扩大了其覆盖范围,同时采用自动收线器可以自适应电缆线的伸缩,省去了电缆的整理工作,有利于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另外,电缆与市电连接端固定在自动收线器上,可以有效减少反复拉伸造成松动,保证电气稳定性。轨道具有多种布设和安装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应用灵活,适用范围广,当采用环形布局时,用户可以将充电桩体移动到任意合适位置以便于操作,设计更加人性化。充电桩体增加驱动结构,从而能够在充电结束后,使充电桩体自动移动到充电位置及自动复位,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更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滑轨与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自动收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自动收线器隐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停车场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自动收线器、电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揭示的移动式充电桩进行阐述,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设置于地面或墙面或吊设的轨道1,所述轨道1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充电桩体2,所述充电桩体2通过电缆3连接市电5,所述电缆3缠绕于位置固定的自动收线器4上且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桩体2移动自适应伸缩,所述自动收线器4对所述电缆3的最大拉力小于所述充电桩体2与所述轨道1之间的摩擦力。其中所述轨道1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轨道,当其以不同形式安装时,所述轨道1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具体结构,例如,当其安装于墙面8或吊装时,需要一定的结构与充电桩体2上的结构相互限制以克服充电桩体2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例如,可以是如附图2所示的具有凸字形凹槽的型材。并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将所述轨道1可以为环形或直线形或弧形,并且,由于所述充电桩体2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与轨道1之间产生摩擦,因此两者接触的区域易出现磨损,对应的,如附图1所示,在所述轨道1的表面沉积有DLC涂层6,从而能够利用其极强的耐磨性能及一定的自润滑性能以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充电桩体2滑动时与轨道1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在所述充电桩体2上设置有可沿所述轨道1滑动的导向轮21,如附图3所示,从而可以使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以减少摩擦。进一步,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所述充电桩体2不适用时停放于固定位置,且此时所述自动收线器4对所述线缆不产生拉力,但是,很多时候,用户在使用完毕后常常将充电桩放置于充电时的位置而不放回固定位置,这给其他用户的使用和统一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附图3所示,在所述充电桩体2上还设置有两个共轴的驱动轮22,所述驱动轮22由电机(图中未示出)差速驱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充电桩体2移动的速度优选不超过常人走路的速度为宜,所述电机通过信号线或无线网络与充电桩控制板25连接通信,当所述充电桩控制板25在确认充电结算之后,可以发信号驱动两个电机使所述充电桩体2移动到固定位置,在所述固定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充电桩控制板25通信的接近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确认所述充电桩体2是否移动移动到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还可以通过在所述充电桩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充电枪23是否复位至充电枪收纳槽24中的传感器27,所述传感器连接充电桩控制板25,从而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再次回到所述充电枪收纳槽24中且结算完成时,发出控制电机启动的信号。进一步,为了便于用户移动所述充电桩体,在所述充电桩体2上设置有至少用于输入所述电机启停及正反转的驱动信号的触控屏27,所述触控屏27与所述充电桩控制板25连接,当需要移动充电桩体2时,通过所述触控屏27输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工作,从而使所述充电桩体2移动到充电位置。所述自动收线器与吸尘吸的电源线、可拉伸耳机线的拉线和自动收线的原理相近,优选的,如附图4、附图5所示,所述自动收线器4包括固定于某一位置的支架41,所述支架41与普通的绕线器的支架相同,不再赘述,所述支架41上架设有支撑转轴42,所述支撑转轴42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卷线盘43,所述卷线盘43可以通过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或墙面或吊设的轨道(1),所述轨道(1)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充电桩体(2),所述充电桩体(2)通过电缆(3)连接市电(5),所述电缆(3)缠绕于位置固定的自动收线器(4)上且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桩体(2)移动自适应伸缩,所述自动收线器(4)对所述电缆(3)的最大拉力小于所述充电桩体(2)与所述轨道(1)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或墙面或吊设的轨道(1),所述轨道(1)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充电桩体(2),所述充电桩体(2)通过电缆(3)连接市电(5),所述电缆(3)缠绕于位置固定的自动收线器(4)上且能够根据所述充电桩体(2)移动自适应伸缩,所述自动收线器(4)对所述电缆(3)的最大拉力小于所述充电桩体(2)与所述轨道(1)之间的摩擦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为环形或直线形或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表面沉积有DLC涂层(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2)上设置有可沿所述轨道(1)滑动的导向轮(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2)上还设置有两个共轴的驱动轮(22),所述驱动轮(22)由电机差速驱动,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云飞王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