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双开方法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仿古建筑领域,尤其是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双开方法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古建筑大门的门体是退在门框、中槛和下槛内侧,因此,古建筑大门的开启方式为180度内平开,门体如果要向外开启,则门体被门框、中槛和下槛阻挡,无法实现。
[0003]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作为安全出口,大门开启方式应为外平开,即开向人员疏散的方向,且不应设门槛,这一规定与传统古建筑大门的结构设计形成矛盾。
[0004]因此,在大门设计中,如何既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又能完美诠释古建筑形制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双开方法及双向开启门轴组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包括门框及门体,所述门体的顶部低于所述门框的上框,所述门体设置在双向开启门轴组件上,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包括门框及门体,所述门体的顶部低于所述门框的上框,所述门体设置在双向开启门轴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开启门轴组件包括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它们分别包括固定座、转换件、门体安装件及平行的内开门轴及外开门轴;所述上门轴组件及下门轴组件的内开门轴同心设置,所述上门轴组件及第二轴组件的外开门轴同心设置;所述内开门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门框的一侧框的内侧;所述内开门轴连接所述转换件,所述转换件连接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门体安装件,所述门体安装件连接门体;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外开门轴位于所述门框的门洞内且靠近内开门轴所邻的侧框;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内打开时,所述门体安装件与转换件同步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所述外开门轴跟随门体转动至门框内侧;所述门体由关闭状态向外打开时,所述转换件位置不动,所述门体安装件绕所述外开门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饰下门槛,所述门体的顶部与门框的中槛的底部高度相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为L形,所述转换件的第一横部连接所述内开门轴,所述转换件的第二横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横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横部连接所述外开门轴,所述门体关闭状态下,所述门体安装件位于所述第二横部处且与所述第一横部突出到第二横部外的部分抵接或紧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可自转地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转换件;或,所述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内开门轴,所述内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转动的转换件;所述转换件上固定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开门轴连接可绕其自转的门体安装件;或所述转换件上可自转地设置所述外开门轴,所述外壳门轴固定连接所述门体安装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部的内端面设置有限位器,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限位器与地面的插槽配合使所述转换件不绕所述内开门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开启仿古建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包括安装座、插销及弹簧柱塞;所述插销可移动地插接在安装座上,所述插销的侧壁形成有卡接槽;第一状态下,所述弹簧柱塞使所述插销的上端伸出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刘占彬,李德华,于福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