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99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通过在码盘架上固定编码器和全向轮,全向轮的主转动轴与编码器转轴连接,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三个码盘架,三个码盘架上的三个编码器转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全向轮同时接触运动地面;采用三码盘全场定位系统,当移动机器人运动时,三个全向轮被动旋转,能够准确获取机器人运动全方位移动数据,从而减小因陀螺仪的角度漂移而导致定位不准的影响,通过三个码盘坐标的更新公式获取待定位机器人在三个自由度的变化情况,实现相对定位,提高了机器人在高速行驶以及不同场地条件的状态下定位系统的精度,保证其在实际运行中对突发事件或地况均具有较为精准的定位数据。

A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定位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定位系统主要原理都是机器人融合内部传感器和外部环境进行定位。目前,可用于移动机器人定位的传感器有里程计、陀螺仪、编码器、电子罗盘、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各种传感器定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人们在寻求解决移动机器人定位问题的方法时,设计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定位方案。例如,在移动机器人上安装多种用于定位的传感器来进行校正。移动机器人的定位通常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绝对定位是在地球坐标系下进行位置计算,通过搭载GPS等全球定位系统获取位置信息,容易受到房屋、高层建筑等信号屏蔽等方面的限制。而相对定位是通过对移动机器人位置进行初始化,机器人根据自身配置的传感器数据或者已知的环境信息进行定位,短时间内定位传感器的数据都能达到精度要求,因而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被人们广泛采用。相对定位的基本思想是求极限,即通过足够小的测量累计得出机器人相对初始位置的距离和方向。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间周期越短,精确度越高,计算量愈大。为了平衡时间和精度,做了取舍,所以相对定位在积分处理下存在误差的累积问题,但是短时间或短距离的定位有很高的精度,能达到使用的要求。目前,相对定位的方法可以分为惯性导航法和里程法。惯性导航通常使用加速度计、陀螺仪、电磁罗盘等传感器。为了获得位置信息,加速度计必须积分两次,因此对漂移特别敏感,在一般的操作状态下加速度计的加速度很小,只有0.01g左右的数量级,然而只要加速度计相对于水平位置倾斜0.5°,就会产生对应数量级的波动,因此会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和加速度计相比,陀螺仪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航向信息。但是陀螺仪能够直接提供的只是角速度信息,必须经过一次积分才能获得航向信息,因此静态偏差漂移对陀螺仪的测量值有很大影响。电磁罗盘能够直接为机器人提供航向信息,但它并不推荐在室内环境使用,因为在靠近电线和铁磁结构位置处容易受磁场干扰的影响。里程法是通过编码器和陀螺仪检测移动机器人行走的距离和角度。因其实现原理比较简单,安装和调试方便,而且在实时性比较高的场合有快速的采样速率而受到青睐,被广泛的应用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其中,距离的测量可以使用模拟式编码器和数值式编码器,数值式光电编码器比模拟式旋转电位计的精度更高。里程法的编码器和陀螺仪经过一次积分分别得到位移坐标和角度值,理论上相比于惯性导航法,短期内精度更高。目前普遍采用的里程定位法为“双码盘+陀螺仪”定位。当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时间周期越短,精确度越高,计算量愈大。但由于系统误差和非系统误差的影响,导致定位误差将随着机器人移动距离的增加而逐步累积。同时陀螺仪的角度漂移问题对于定位存在负面影响,为了减小这一影响使用极高性能的陀螺仪则使得定位系统的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和码盘架,码盘架上固定有编码器和全向轮,全向轮的主转动轴与编码器转轴连接,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三个码盘架,三个码盘架上的三个编码器转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全向轮同时接触运动地面;三个编码器均连接于用于采集编码器转动数据的控制器。进一步的,固定支架上设有滑动架,滑动架上设有滑动槽,码盘架上固定有能够相对滑动架滑动的滑块,滑动架下端设有限位块。进一步的,码盘架上端与滑动架之间设有弹簧。进一步的,码盘架下端设有安装孔,全向轮包括两个半全向轮,两个半全向轮通过轮毂连接,轮毂中间设有安装通孔,轮毂通过联接轴安装在码盘架下端的安装孔内,联接轴(10)一端与编码器的转轴连接。进一步的,联接轴与码盘架之间设有轴承。进一步的,码盘架的安装孔侧面设有限位片。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定位系统装配到待定位机器人后,对定位系统进行标定;步骤2)、对标定后的定位系统中三个编码器分别进行坐标更新,三个码盘坐标的更新公式为:其中h,l,p分别为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和第三编码器的行走距离,分别为第一编码器转轴、第二编码器转轴和第三编码器转轴与待定位机器人x轴的夹角,定义待定位机器人正方向为x轴,垂直于待定位机器人正方向为y轴,k为定位时刻,简化公式如下等式:矩阵形式即为:故求矩阵逆可得其中Δxk为待定位机器人k时刻沿x轴的位移量,Δyk为待定位机器人k时刻沿y轴的位移量,Δθk为待定位机器人k时刻转动角变化量,即可得到待定位机器人位置以及位姿三个自由度相对上一时刻的相对定位。进一步的,对装配到待定位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进行标定,为应标定三个编码器分别与待定位机器人x轴的夹角转化为数字信号对应的转换系数。进一步的,具体采用多次标定的方法,使用开环方式使得待定位机器人做特定直线运动,记录编码器反馈数据,根据已知相对运动与编码器反馈参数对比,利用如下等式求取第j个编码器的标定系数Cj:其中L为标定行驶距离,θi为标定第i个行走角度时待定位机器人行走方向与待定位机器人x轴的夹角,为第j个编码器转轴与待定位机器人x轴的夹角,Δeij为码盘步进步数;第i个行走角度即第i次标定,εij为标定误差,将标定得到的θi,Δeij数据通过MATLAB计算,令标定的误差平方和最小,即可得到标定系数Cj。进一步的,取L=3000mm,标定次数取6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通过在码盘架上固定有编码器和全向轮,全向轮的主转动轴与编码器转轴连接,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三个码盘架,三个码盘架上的三个编码器转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全向轮同时接触运动地面;三个编码器均连接于用于采集编码器转动数据的控制器,采用三码盘全场定位系统,当移动机器人运动时,三个全向轮被动旋转,能够准确获取机器人运动全方位移动数据,从而减小因陀螺仪的角度漂移而导致定位不准的影响,通过三个码盘坐标的更新公式获取待定位机器人在三个自由度的变化情况,实现相对定位,提高了机器人在高速行驶以及不同场地条件的状态下定位系统的精度,保证其在实际运行中对突发事件或地况均具有精准的定位数据。进一步的,通过滑块和弹簧设置悬挂系统,全向轮轴双端支承等方式,使得轮子能够保持足够的摩擦力,增强对场地的适应性,从而减小定位系统的系统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码盘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全向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支架;2、码盘架;3、编码器;4、全向轮;5、滑动架;6、滑块;7、弹簧;8、半全向轮;9、轮毂;10、联接轴;11、轴承;12、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和码盘架2,码盘架2上固定有编码器3和全向轮4,全向轮4的主转动轴与编码器3转轴连接,固定支架1上固定有三个码盘架2,三个码盘架2上的三个编码器3转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全向轮同时接触运动地面;三个编码器3均连接于用于采集编码器转动数据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加载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码盘架(2),码盘架(2)上固定有编码器(3)和全向轮(4),全向轮(4)的主转动轴与编码器(3)转轴连接,固定支架(1)上固定有三个码盘架(2),三个码盘架(2)上的三个编码器(3)转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全向轮同时接触运动地面;三个编码器(3)均连接于用于采集编码器转动数据的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码盘架(2),码盘架(2)上固定有编码器(3)和全向轮(4),全向轮(4)的主转动轴与编码器(3)转轴连接,固定支架(1)上固定有三个码盘架(2),三个码盘架(2)上的三个编码器(3)转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全向轮同时接触运动地面;三个编码器(3)均连接于用于采集编码器转动数据的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1)上设有滑动架(5),滑动架(5)上设有滑动槽,码盘架(2)上固定有能够相对滑动架(5)滑动的滑块(6),滑动架(5)下端设有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码盘架(2)上端与滑动架(5)之间设有弹簧(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码盘架(2)下端设有安装孔,全向轮(4)包括两个半全向轮(8),两个半全向轮(8)通过轮毂(9)连接,轮毂(9)中间设有安装通孔,轮毂(9)通过联接轴(10)安装在码盘架(2)下端的安装孔内,联接轴(10)一端与编码器(3)的转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联接轴(10)与码盘架(2)之间设有轴承(1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码盘架(2)的安装孔侧面设有限位片(12)。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系统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定位系统装配到待定位机器人后,对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杰曾泓泰刘子拓闫玥凝张明璨王合胜邢飞凡张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