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及其表面原位溶出改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及改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原位溶出改性以增强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贵金属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催化性能,但由于成本问题,并不适宜规模化应用。传统的催化剂如Fe、Co、Ni、Cu等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且由于其储量大、成本低,因此被广泛用于催化行业。随着现今催化行业的发展,诸如燃料电池、电解水、有机催化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需求日益增高,现阶段单一的传统催化剂已经不能够满足其催化性能的要求,需要进行材料改性以提高性能。然而,一般的材料改性方法如电沉积、磁控溅射、杂原子取代等,制备的改性粒子与基底材料间的相互作用不强,尽管会提升初期性能,但往往会导致稳定性的下降。其中,部分改性方法仅适用于实验室阶段,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因此,开发一种新的稳定的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方法迫在眉睫。原位溶出是一种新兴的材料改性方法。它是一种非常稳定、高效的材料改性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传统金属催化剂进行改性,仅需要较少的贵金属,便可以在维持原有稳定性的条件下显著提高性能。因此,可以预见其在材料制备及改性领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原位溶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底金属与改性金属粉末混合,得到原料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粉末通过非平衡条件下的制备手段制备得到金属材料;(3)对步骤(2)制备得到的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使之达到平衡状态,掺杂相即溶出到金属材料表面,得到改性后的金属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原位溶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底金属与改性金属粉末混合,得到原料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粉末通过非平衡条件下的制备手段制备得到金属材料;(3)对步骤(2)制备得到的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使之达到平衡状态,掺杂相即溶出到金属材料表面,得到改性后的金属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原位溶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基底金属为Mn、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原位溶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改性金属为Mo、Ru、Rh、Pd、Ag、Ir、Pt、Au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原位溶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改性金属在原料粉末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鹏,刘太楷,邓春明,谢迎春,邓子谦,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