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53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卡拉胶粉体加入到氯化铁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搅拌后得到胶状前驱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状前驱体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获得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3)在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卡拉胶,利用氨水调节pH值后转入反应釜内;(4)通过水热反应可获得Fe3O4纳米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实现了γ‑Fe2O3纳米晶一步法合成以及Fe3O4纳米线可控制备,为一维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获得的产物结构和形态可控等优点。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解反应和醇热处理
,特别是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γ-Fe2O3和Fe3O4是常见的两种磁性氧化铁材料,在磁性、催化和气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γ-Fe2O3通常为褐色,而Fe3O4则常为黑色,且两者均为尖晶石结构。当前,对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报道很多,但是对一维Fe3O4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报道较少。同样,对一步法制备γ-Fe2O3纳米材料的研究也不多。卡拉胶(Carrageen)是从海洋红藻中提取的多糖的统称,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廉价易得和良好的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通常将其用作增稠剂、胶凝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本专利技术以绿色、环保的植物胶(卡拉胶)为结构和形态控制剂,以FeCl3.6H2O为铁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技术成功得到了γ-Fe2O3和Fe3O4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此方法具有使用原料少,成本低,环境友好以及获得的产物结构和形态可控等特点,可用于批量生产各种磁性纳米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以卡拉胶为结构和形态控制剂,在水体系中制备出了γ-Fe2O3和Fe3O4两种磁性氧化铁纳米粉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卡拉胶粉体加入到氯化铁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搅拌后得到胶状前驱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状前驱体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即可获得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3)在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卡拉胶,利用氨水调节pH值后转入反应釜内;(4)通过水热反应可获得Fe3O4纳米线。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27-2.7g/100mL。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卡拉胶的使用量为(0.5g-3g)/50mL。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胶状前驱体的pH值大小为10-14。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小时。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氯化铁与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1:2。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卡拉胶的使用量:(0.5g~1.5g)/40mL。如上所述的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4)中所述水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2-48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卡拉胶为结构和形态控制剂,采用简单水热法成功获得了γ-Fe2O3和Fe3O4磁性氧化铁纳米粉体,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了γ-Fe2O3纳米晶一步法合成以及Fe3O4纳米线可控制备,为一维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获得的产物结构和形态可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产物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的XRD和SEM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产物Fe3O4纳米线的XRD和SEM谱图;图3是实施例1中不同用量卡拉胶对Fe3O4纳米线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卡拉胶粉体加入到氯化铁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搅拌后得到胶状前驱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状前驱体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即可获得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3)在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卡拉胶,利用氨水调节pH值后转入反应釜内;(4)通过水热反应可获得Fe3O4纳米线。步骤(1)中所述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27-2.7g/100mL。步骤(1)中所述卡拉胶的使用量为(0.5g-3g)/50mL。步骤(1)中所述胶状前驱体的pH值大小为10-14。步骤(2)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小时。步骤(3)中所述氯化铁与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1:2。步骤(3)中所述卡拉胶的使用量:(0.5g~1.5g)/40mL。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0.5g卡拉胶粉体加入到0.27g氯化铁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使用NaOH溶液调节pH值到10后继续搅拌得到胶状前驱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状前驱体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小时,即可获得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3)0.27gFeCl3.6H2O和0.54g柠檬酸钠加入到5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向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加入1g卡拉胶,用氨水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8~9,然后将其转入反应釜内;(4)通过水热反应可获得Fe3O4纳米线。如图1a可知,此条件下获得的产物为γ-Fe2O3(XRD标准谱图:PDF#39-1346)。SEM观察表明,产物为无规则颗粒状(见图1b),平均粒径约为50~120nm。γ-Fe2O3纳米晶的形成可以看成经过以下两个过程:首先,亚稳态的Fe(OH)3与卡拉胶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了Fe3O4。接着,Fe3O4氧化形成了γ-Fe2O3,上述两过程可以用式子(1)和(2)分别表示:由图2a可以看出,获得的产物多为线状,线的直径约为50~100nm(见图2a),线的主要化学组成为Fe和O(见图2c)。XRD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见图2d),此纳米线为Fe3O4(XRD标准谱图:PDF#19-0629)。Fe3O4的形成可以用式子(3)来表示。卡拉胶的存在和使用量对产物的形态有很大的影响:在该体系中,不适用卡拉胶时,将得到Fe3O4无规则纳米颗粒(见图3a);当卡拉胶的使用量为(0.5g~1.5g)/50mL,产物的形态将从纳米颗粒逐渐向Fe3O4纳米线转变(见图3b和图3c),而卡拉胶使用量过多时(大于1.5g)/50mL,将得到了束状Fe3O4聚集体(见图3d)。可以得出结论,反应过程中,适量的卡拉胶起到了模板组装作用,从而得到了一维Fe3O4纳米材料。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卡拉胶粉体加入到氯化铁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搅拌后得到胶状前驱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状前驱体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即可获得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3)在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卡拉胶,利用氨水调节pH值后转入反应釜内;(4)通过水热反应可获得Fe3O4纳米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卡拉胶粉体加入到氯化铁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搅拌后得到胶状前驱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胶状前驱体转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即可获得γ-Fe2O3磁性纳米粉体;(3)在氯化铁-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卡拉胶,利用氨水调节pH值后转入反应釜内;(4)通过水热反应可获得Fe3O4纳米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27-2.7g/10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卡拉胶的使用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良沈寿国黄俊俊姚李李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