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945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与脚掌支撑板连接的多根第一固定杆、多根第二固定杆和多根限位压杆,第一固定杆和限位压杆均呈拱形且两端分别固定有滑块,脚掌支撑板的两侧设有沿脚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滑槽,滑块可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并定位,每根限位压杆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带充气嘴的膨胀气囊,脚掌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脚掌面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平行阵列设置有呈直线形的第二固定杆,每根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均设置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之间通过与骨面接触的固定线缆连接,多根固定线缆组成的骨骼固定框架实现对脚部骨骼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时创伤小、固定牢靠、易安装拆卸且适用性好。

An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 for Fracture of Foot and An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骨折等骨科治疗过程中,术后经常通过各种支架穿透皮表,对骨骼进行固定使之恢复,在恢复后,再通过创伤手术,将支架进行拆除,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对人体肌肉和表皮部分带来的创伤比较大,而且术后恢复期也比较长,同时传统的支架对骨部带来的压迫和创伤都比较大。对此现在市场上,提供了很多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时创伤程度和减少手术次数,同时又可以加快愈合的骨科固定器,如专利号为ZL201120537796.6的技术,其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骨骼部包裹的钢丝,这种钢丝通过在钢丝表面设置可吸收材料保护套来降低对骨骼的损伤,降低骨骼缺血坏死的几率,但其本身还是通过多次缠绕的方式实现骨部的固定,在骨骼恢复后,拆除钢丝手术所带来的皮肤和肌肉床上还是很大,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再如同申请号为CN201410578294.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脚部骨固定器,其公开的内容如下,包括脚踝束缚器和脚掌固定器,脚部固定组件的N个弧形固定杆A且每个所述弧形固定杆A的两端固定在脚掌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边,N个弧形固定杆的长度沿脚掌支撑板靠近脚踝包裹板的一侧到脚踝支撑板背向脚踝一侧方向逐渐变小;其不足在于:适用性不好,N个弧形固定杆A在脚掌支撑板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根据对脚骨具体的固定需要而灵活调节固定杆A在脚掌支撑板上的位置;不同人的脚大小不同,若弧形固定杆A的位置及大小均不可调,则弧形固定杆A不一定能够与脚面贴紧,也就不能有效的固定限制脚的活动空间,则对脚骨的固定效果就较差;脚部相对固定器有活动空间后,脚部活动时固定线缆就极易造成脚面或脚底的肌肉组织损伤,使创口增大且使感染风险加大;固定块在固定杆A及固定杆B的固定方式为锁紧螺钉固定,易松动,且松动后固定块会在固定杆A或固定杆B上滑动,完全失去对脚骨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脚骨固定装置存在的安装时创伤大、取出时造成二次损伤、固定不牢、不易安装及适用性不好等诸多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脚踝束缚机构和脚掌固定机构,所述脚踝束缚机构包括腿部固定环及与所述腿部固定环固定连接的脚踝包裹板,所述脚掌固定机构包括脚掌支撑板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脚踝包裹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呈长条板状的脚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脚掌支撑板连接的多根第一固定杆、多根第二固定杆和多根限位压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限位压杆均呈拱形且两端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脚掌支撑板的两侧设有沿所述脚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滑槽,所述滑块可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并定位,每根所述限位压杆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带充气嘴的膨胀气囊,所述脚掌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脚掌面对应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平行阵列设置有呈直线形的所述第二固定杆,每根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均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与骨面接触的固定线缆连接,多根固定线缆组成的骨骼固定框架实现对脚部骨骼的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多根所述第一固定杆及多根所述限位压杆的长度均沿所述脚掌支撑板靠近脚踝包裹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相邻的两根所述限位压杆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所述第一固定杆。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根据人体脚掌形状的前薄后厚的形态特点,使越靠近脚尖部位的第一固定杆和限位压杆越短,提高固定效果。进一步,所述膨胀气囊为聚乙烯袋或橡胶袋,所述充气嘴为单向阀。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聚乙烯袋或橡胶袋均易得且成本低,聚乙烯袋与现有技术中的气柱袋一个气柱或多个相连气柱的结构类似;膨胀气囊的作用为,充气后,膨胀气囊胀大而填充限位压杆与脚背之间的间隙,使脚部活动空间尽量减少,使脚部不会与固定装置有相对运动,从而保证对脚部骨骼的固定效果。进一步,还包括呈喇叭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粗端开口细端封闭,每根所述固定线缆上设有两个所述防护罩且所述固定线缆沿轴向穿过所述防护罩,两个所述防护罩的粗端与脚背或脚掌粘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防护罩的粗端与脚背或脚掌粘接,固定线缆穿过防护罩后再刺破肌肉去与骨面接触,固定线缆穿出肌肉时经过另一个防护罩,则两创口均在防护罩内,可有效避免外界灰尘、细菌等对创口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当固定线缆受外力作用而轻微移位时(比如脚部相对固定装置有轻微移动时),固定线缆先受防护罩的阻挡,然后再作用于创口,不易造成创口的撕裂损伤。进一步,所述防护罩内装有消毒棉球。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防护罩内存放消毒棉球,可有效避免创口处的细菌感染。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杆由至少四根直杆依次通过端部固定连接而成,每个所述直杆均沿轴向设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块。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固定块套设螺纹连接于直杆上,转动固定块其可沿相应的直杆移动至适当位置,以便连接固定线缆后,更好的压紧固定相应的骨骼,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通常锁紧螺钉使固定块在相应的固定杆上定位,本技术中螺纹连接的固定块不存在锁紧螺钉松脱松动的问题,连接固定线缆后,固定块发生位移而使固定线缆对骨骼失去固定作用的风险大大减小。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杆均沿轴向设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块。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脚掌下的第二固定杆也螺纹连接固定块,其好处为固定块连接固定线缆后不易出现固定块松脱的现象。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每个所述固定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压紧固定所述固定线缆的锁紧螺钉。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方便固定块与固定线缆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方式外,也可考虑通过绑接的方式实现固定线缆与固定块的连接。进一步,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脚掌支撑板上表面长边所在的两侧且所述滑槽的上部开口小下部开口大。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使滑块仅在滑槽的伸展方向可移动而在垂直于滑槽的其他方向滑块不能相对移动(比如竖直向上或向滑槽两侧)。进一步,所述滑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沿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伸展的固定槽,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螺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且穿过所述固定槽的紧固螺栓将所述滑块压紧定位于所述滑槽内。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固定槽沿滑槽的长度方向伸展,则固定螺栓可沿固定槽在滑槽长度方向移动,可方便的将滑块定位压紧于滑槽的任意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个第一固定杆及限位压杆均可在脚掌支撑板上沿脚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定位,故可灵活的调整第一固定杆的位置以使连接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缆能够在最佳位置对脚骨骨骼进行限位固定,限位压杆的位置可灵活调节,则配合限位压杆上设置的充气膨胀的膨胀气囊对脚面的压迫可使脚部得到更好的固定,尽量避免脚部在本技术固定装置内的相对运动,从而固定线缆不会对脚部肌肉等软组织造成损伤;第一固定杆和限位压杆可滑动并定位,则其适用性极大增强,一套固定装置可适用于脚部大小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患者,从而使该固定装置的能够有效的得到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脚踝束缚机构和脚掌固定机构,所述脚踝束缚机构包括腿部固定环及与所述腿部固定环固定连接的脚踝包裹板,所述脚掌固定机构包括脚掌支撑板(1)和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脚踝包裹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呈长条板状的脚掌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脚掌支撑板(1)连接的多根第一固定杆(3)、多根第二固定杆(4)和多根限位压杆(5),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限位压杆(5)均呈拱形且两端分别固定有滑块(6),所述脚掌支撑板(1)的两侧设有沿所述脚掌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滑槽(7),所述滑块(6)可在对应的所述滑槽(7)内滑动并定位,每根所述限位压杆(5)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带充气嘴的膨胀气囊(8),所述脚掌支撑板(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脚掌面对应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平行阵列设置有呈直线形的所述第二固定杆(4),每根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4)上均设置有若干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之间通过与骨面接触的固定线缆(10)连接,多根固定线缆(10)组成的骨骼固定框架实现对脚部骨骼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脚踝束缚机构和脚掌固定机构,所述脚踝束缚机构包括腿部固定环及与所述腿部固定环固定连接的脚踝包裹板,所述脚掌固定机构包括脚掌支撑板(1)和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脚踝包裹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呈长条板状的脚掌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脚掌支撑板(1)连接的多根第一固定杆(3)、多根第二固定杆(4)和多根限位压杆(5),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限位压杆(5)均呈拱形且两端分别固定有滑块(6),所述脚掌支撑板(1)的两侧设有沿所述脚掌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滑槽(7),所述滑块(6)可在对应的所述滑槽(7)内滑动并定位,每根所述限位压杆(5)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带充气嘴的膨胀气囊(8),所述脚掌支撑板(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脚掌面对应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平行阵列设置有呈直线形的所述第二固定杆(4),每根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4)上均设置有若干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之间通过与骨面接触的固定线缆(10)连接,多根固定线缆(10)组成的骨骼固定框架实现对脚部骨骼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一固定杆(3)及多根所述限位压杆(5)的长度均沿所述脚掌支撑板(1)靠近脚踝包裹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相邻的两根所述限位压杆(5)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所述第一固定杆(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踝部骨折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气囊(8)为聚乙烯袋或橡胶袋,所述充气嘴为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汪国友扶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