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智能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不仅在工业、农业、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城市安全、国防和空间探测领域等有害与危险场合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是现有用于搬运操作的智能机器人外部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输能力较为普遍,大多以运输平台的大小来决定设备一次性的运输能力,而在机器人的运输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不足,从而导致运输时整体的重心不稳,严重可能会使设备发生倾倒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用于搬运操作的智能机器人外部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包括缓冲基座(1)和稳定支撑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座(1)的下方设置有液压升降结构(2),且液压升降结构(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稳定支撑结构(3),所述稳定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平台(301)、阻尼缓冲柱(302)、阻尼弹簧(303)和活塞柱(304),且支撑平台(301)的下方设置有阻尼缓冲柱(302),所述阻尼缓冲柱(30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303),且阻尼弹簧(30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304),所述稳定支撑结构(3)的下方设置有动力传输结构(4),且动力传输结构(4)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包括缓冲基座(1)和稳定支撑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座(1)的下方设置有液压升降结构(2),且液压升降结构(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稳定支撑结构(3),所述稳定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平台(301)、阻尼缓冲柱(302)、阻尼弹簧(303)和活塞柱(304),且支撑平台(301)的下方设置有阻尼缓冲柱(302),所述阻尼缓冲柱(30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303),且阻尼弹簧(30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304),所述稳定支撑结构(3)的下方设置有动力传输结构(4),且动力传输结构(4)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座(1)包括下层基座(101)、内衬橡胶垫(102)、承压弹簧(103)、承压座(104)和上层基座(105),所述下层基座(101)的上方设置有内衬橡胶垫(102),且内衬橡胶垫(1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103),所述承压弹簧(103)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104),且承压座(104)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橡胶垫(102)的下表面与下层基座(101)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内衬橡胶垫(102)的上表面与上层基座(105)的下表面之间均为紧密贴合,且承压弹簧(103)和承压座(104)之间均关于下层基座(10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上层基座(105)通过承压弹簧(103)构成弹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动模式的移动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结构(2)包括升降柱(201)、承压基座(202)、安装槽(203)和助力导轮(204),且升降柱(201)的下方设置有承压基座(202),所述承压基座(20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03),且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玲,张斐,武静,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