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12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底盘、挖掘铲、引禾装置、净土装置、柔性夹持装置、切秧装置、落秧装置、输送盘、汇集清杂装置、收集口和蒜头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多行大蒜一起收获,可一次性对大蒜进行挖掘—夹持输送—去土净化—切茎抛秧—汇集振动去杂—自动收集等操作;同时,采用净土装置和汇集清杂装置保证了大蒜收获质量,带有红外检测器的蒜头收集装置能实现自动装卸,提高收获质量;不但效率提高,而且运行成本减少。

A Multi-row Garlic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山东”已经成为大蒜行业的共识。2017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大约为1200万亩,是全球大蒜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据我国大蒜行业现状调查显示,大蒜的主产区主要是以金乡为代表的山东。现对近年我国大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山东省的大蒜出口居国内第一位。尽管山东大蒜种植面积大,但大蒜机械面积不足1%。大蒜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手工收获生产方式,另一种是专用收获机械。目前市场上的大蒜收获机主要有分段式收获机和简单的挖掘式收获机,导致作业质量效果较差,生产率比较低。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大蒜机械化收获装备,尤其是解决大蒜联合收获机,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对加快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和促进大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尤其涉及一种收获机在收获多行大蒜中的应用,能实现多行大蒜一起收获,不但效率提高,而且运行成本减少;本技术采用净土装置和汇集清杂装置保证了大蒜收获质量,带有红外检测器的蒜头收集装置能实现自动装卸,提高收获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挖掘铲、引禾装置、净土装置、柔性夹持装置、切秧装置、落秧装置、输送盘、汇集清杂装置、收集口和蒜头收集装置;所述的底盘为整机的支撑和安装平台;挖掘铲固定在切秧装置的切秧固定支架上;所述的引禾装置用来支撑挖掘铲的挖掘深度和扶禾的作用,固定在柔性夹持装置的主框架上侧;所述的净土装置固定在切秧装置支架上,位于柔性夹持装置的下方,用来拍打夹持的蒜头根部泥土;所述的柔性夹持装置,固定于切秧装置的支架的上侧,用来夹持输送挖掘出的大蒜;所述的切秧装置固定在底盘的前方,用来切除大蒜的蒜茎,同时将多行蒜汇集输送到输送盘;所述的落秧装置固定于切秧装置后侧,用来抛出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挖掘铲、引禾装置、净土装置、柔性夹持装置、切秧装置、落秧装置、输送盘、汇集清杂装置、收集口和蒜头收集装置;所述的底盘为整机的支撑和安装平台;挖掘铲固定在切秧装置的切秧固定支架上;所述的引禾装置用来支撑挖掘铲的挖掘深度和扶禾的作用,固定在柔性夹持装置的主框架上侧;所述的净土装置固定在切秧装置支架上,位于柔性夹持装置的下方,用来拍打夹持的蒜头根部泥土;所述的柔性夹持装置,固定于切秧装置的支架的上侧,用来夹持输送挖掘出的大蒜;所述的切秧装置固定在底盘的前方,用来切除大蒜的蒜茎,同时将多行蒜汇集输送到输送盘;所述的落秧装置固定于切秧装置后侧,用来抛出切下的蒜茎到机器的一侧,便于人工处理;所述的输送盘固定于切秧装置和汇集清杂装置之间,将多行汇集好的蒜头转送到汇集清杂装置;所述的汇集清杂装置固定在底盘上,放置在整机前进方向的右侧,用来净化收集的蒜头,同时将蒜头输送到蒜头收集装置;所述的收集口固定在汇集清杂装置的支架上末端处,用来接收输送的蒜头并装入收集筐内;所述的蒜头收集装置位于整机的后端,且位于收集口的正下方,用来装卸蒜头;所述的引禾装置包括扶禾防护罩、限深轮、扶禾支架、扶禾固定座和扶禾转轴;引禾装置可活动连接在柔性夹持装置前端,在大蒜挖掘时起到限深扶禾的作用;所述的扶禾支架包括圆钢、架梁、折弯板和侧板;折弯板和圆钢分别安装在架梁两端;折弯板呈直角L形,侧板可活动连接在折弯板另一侧,侧板和折弯板组成直角U型结构;所述的限深轮通过扶禾转轴安装在侧板和折弯板之间,限深轮起到限深作用;所述的扶禾固定座与圆钢同心对称安装在圆钢的两侧;所述架梁能绕圆钢转动;所述的扶禾防护罩为折弯板,安装在侧板和折弯板的外部两侧,扶禾防护罩整体为倾斜的U型罩;引禾装置固定在柔性夹持装置的主框架上,位于挖掘铲的上方;所述架梁上部设有调节孔,调节孔用于调节扶禾支架与柔性夹持装置的主框架的安装角度,从而调整扶禾支架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以对挖掘铲的入土深度进行限制调节;所述的净土装置包括去土轴承一、塑料去土辊、去土输入链轮、去土转轴、去土隔套和去土轴承二;所述的塑料去土辊外围设有四个弧形爪,塑料去土辊固定在去土转轴上;所述的去土轴承一和去土轴承二用于配合去土转轴转动;所述的去土转轴为阶梯轴;去土转轴的一端和去土轴承一同心连接,去土转轴中间连接塑料去土辊,去土转轴的另一端和去土轴承二连接;所述去土轴承二和塑料去土辊之间设有和去土转轴同心连接的隔套;隔套用于沿去土转轴轴向紧固塑料去土辊;所述的去土输入链轮固定在去土转轴端部轴承二外侧,通过链传递将外力传递给去土输入链轮;去土输入链轮带动去土转轴转动;净土装置通过去土轴承一和去土轴承二固定在切秧装置机架前端,位于柔性夹持装置的下面,且塑料去土辊能够轻拍大蒜的根部进行去土;所述的柔性夹持装置,包括驱动部分、从动部分、张紧组件、夹持输送带、大蒜夹紧机构和主框架;柔性夹持装置位于整机前进方向的前端;所述驱动部分包括主动带轮、花键轴、轴承、液压马达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花键轴上,液压马达通过花键轴与主动带轮连接,驱动主动带轮和主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部分包括前端从动部分和后端从动部分;所述前端从动部分包括前端从动带轮、柔性齿状轮、轴承Ⅱ和轴Ⅱ;所述后端从动部分包括后端从动带轮、从动齿轮、轴承Ⅰ和轴Ⅰ;前端从动带轮与轴Ⅱ过盈配合,柔性齿状轮通过轴Ⅱ与前端从动带轮同心装配,柔性齿状轮与前端从动带轮同步转动,相邻的柔性齿轮相互配合起到分禾及辅助喂入的作用;后端从动带轮与轴Ⅰ过盈配合,后端从动齿轮通过键与轴Ⅰ配合,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实现后端从动带轮的转动;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杆、弹簧、弹簧挡板和螺母;所述张紧杆由前端带轮支臂和螺杆固接而成;张紧杆插装在主框架上;弹簧安装在螺杆上,弹簧一端连接前端从动轮支臂;另一端连接弹簧挡板;弹簧挡板固定在主框架上;螺杆从弹簧挡板中间穿过后用螺母锁紧,防止整个张紧组件滑落;所述大蒜夹紧机构包括支座和多个张紧带轮;支座固定在主框架上,每个支座上连接一个张紧带轮;张紧带轮交错分布在两侧主框架上;张紧带轮大小不同,自下而上依次增大,对夹持输送带的夹紧力逐渐增大;所述主框架由多对矩形管和钢板固结而成的框架单元组成,用于安装驱动部分、从动部分、张紧组件、夹持输送带和大蒜夹紧机构;两个框架单元之间对应安装两根夹持输送带,每对夹持输送带通过每个框架单元的主动带轮槽和从动带轮槽以及各个张紧带轮的轮槽呈S型紧密压紧在一起;当大蒜进入每对夹持输送带中间时,通过两根夹持输送带的压紧完成大蒜的夹持,每对夹持输送带在主动带轮和主动齿轮的带动下往复运转时完成大蒜的输送;所述主框架固定在切秧固定支架上,每对夹持输送带下方对应安装一个引禾装置和挖掘铲;所述的切秧装置包括切秧固定支架、拨秧辊子、切秧输送带、挡板、下滑板、切根刀、橡胶弯板、固定条、输送板、输送夹板和固定台;所述的切秧固定支架为切秧装置的固定载体,且切秧装置通过切秧固定支架固定在底盘骨架的前端;所述的拨秧辊子为橡胶辊,固定在切秧固定支架后上方,用来将切下的蒜茎转向挡板;所述的切秧输送带是一个带网孔的平带,固定在切秧固定支架下方,并位于下滑板的底部,用来将切下的蒜头输送到输送盘;拨秧辊子和切秧输送带的动力通过底盘的柴油机提动;所述的挡板安装在切秧固定支架上,并位于拨秧辊子的下方,将拨秧辊子拨下的蒜茎滑到落秧装置内;所述的下滑板固定在切秧固定支架上,位于橡胶弯板正下方,将切完茎的蒜头滑送到切秧输送带上;所述的切根刀为一个环形锯齿盘,每对输送带底部对应安装一个切根刀;切根刀与柔性夹持装置的液压马达连接,作为输入动力,将去土后的大蒜蒜茎切断;所述的橡胶弯板是一个折弯的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加林王后新李玉华吴彦强刘晓辛杰刘敬伟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