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08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碟式制动器,它包括基座、与基座固定的静盘、设在静盘内的制动线圈、与静盘活动串接的动盘、设在动、静盘间的制动弹簧且在动、静盘间形成工作间隙、套设在基座上的制动盘、位于制动盘左右两侧并贴合在动盘和基座内侧的一对摩擦片、设在基座安装孔中的衬套、用于与曳引机固定的安装座、穿设在衬套中并与安装座固定的导杆、以及调整螺栓、锁紧螺母,特点是:在导杆远离安装座一侧的前端端部或靠近安装座一侧的后端端部两者任择其一上安装有一电磁固持装置,该电磁固持装置在通电时能锁定在导杆上;调整螺栓安装在电磁固持装置上,并与基座螺接后用锁紧螺母锁定。优点:避免摩擦、降低噪声、延长寿命;安装调试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制动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上的碟式制动 器,是对现有碟式制动器结构的改进,属于制动器
技术背景已有技术中,应用于电梯曳引机上的碟式制动器,其结构由图1、图2 所揭示,它主要包括制动盘l、动盘2、静盘3、摩擦片、制动线圈4、制动 弹簧5、螺栓6、弹簧闷头7、小弹簧8、导杆9、衬套IO、锁紧螺母ll、调 整螺栓12、安装座13、基座14,制动线圈4设置在静盘3内,静盘3与基 座14为固定联结,制动弹簧5设置在动盘2与静盘3之间,动盘2与静盘3 采用螺栓组件活动串接,并调定两者之间的工作间隙为A,摩擦片有一对(图 中未示意),位于制动盘1的两侧并分别粘贴在动盘2和基座14的内侧,在 基座14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衬套10,衬套10中穿设有导杆9, 导杆9安装在安装座13上,小弹簧8、弹簧闷头7依次套设在导杆9的前端 端部并用螺栓6固定在导杆9上,调整螺栓12螺设在基座14的后端部,调 整螺栓12头部与安装座13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调整到A/2,并用锁紧螺母 ll锁紧。当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时(如图1所示),制动线圈4失电,由于制动 弹簧5的作用,推动动盘2,使动盘2与静盘3之间形成工作间隙为A,这 时位于动盘2和基座1内侧的一对摩擦片将制动盘1夹持,阻止了制动盘1 的转动。当制动器需要开闸时(如图2所示),制动线圈4通电,在动盘2、 静盘3及工作间隙A之间形成磁回路,产生电磁力,使动盘2、静盘3相互 吸引,在吸引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导杆9前端的小弹簧8的弹力作用,使得 基座14带动静盘3同时向安装座13方向移动,但由于基座14后端的调整 螺栓12与安装座13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只有A/2,所以基座14带动静盘3只能向后端移动A/2的距离,而工作总间隙为A,这样动盘2向外移动了 A/2, 移动的最终结果是工作间隙A分配到了制动盘1的两侧,使动盘2和基座14 内侧的一对摩擦片不再夹持制动盘1,制动盘1自由转动。图3为上述碟式制动器安装在曳引机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中:制动 器通过安装座13固定在曳引机18的前盖17上,制动盘1与曳引轮16连接 并套装在曳引机的主轴15上。曳引机的工作状态曳引轮上悬挂钢丝绳,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16之 间的摩擦力拖动轿厢上下运行,当平层开门时,碟式制动器失电并夹持制动 盘l起到制动作用,当需要正常运行时,碟式制动器通电打开,制动盘l随 曳引轮正常转动。这种结构的碟式制动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工作间隙A小,根据电磁力计 算公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F----电磁力;B----磁感应强度;S----磁铁的截面积;L----气隙的长度,即工作间隙A;由以上公式可知,电磁力与气隙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气隙越小,电磁力 越大。当需要同等电磁力时,碟式制动器的体积可以制作的很小,因而能充 分利用电磁力大的优势。但工作间隙A小也带来一些弊端当曳引机曳引轮 16上悬挂轿厢时,曳引轮16上受径向力F,该径向力也作用在主轴15上, 使主轴15产生一定的挠度弯曲,主轴15的挠度弯曲使得制动盘1产生倾斜, 致使碟式制动器的作用点向前位移,当制动盘l直径比较大时,该位移量与 工作间隙A大小相当,由于制动器是安装在前盖17上,前盖17安装面不变动,而制动器夹持制动盘1,所以必须随着制动盘制动点的移动一起移动,产生的结果是基座14后端的调整螺钉12端面到安装座13安装面的距离不 再是A/2,有变化,该距离的变化使得制动器在通电状态下,制动盘l两侧 的间隙分配不均匀,制动盘l在转动时与其中一侧的摩擦片发生摩擦,从而 会产生噪音,当摩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将不能有效制动,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市场上安装碟式制动器的曳引机,通常在曳引机到现场悬挂轿厢后必须 重新进行调试,而上述间隙的调整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场,所以对产品 的售后安装服务产生很大的麻烦。再,轿厢载重的变化同样会使制动盘1轴 向产生不同的偏移量,从而使制动器无法调整到正常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碟式制动器,它能在制动器通电 状态下,确保制动盘两侧的间隙分配均匀,避免与摩擦片之间发生摩擦而产 生的噪音,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而无须专业 人员在场,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碟式制动器,它包括基座、与基座固 定联结的静盘、设在静盘内的制动线圈、通过螺栓组件与静盘活动串接的动 盘、设在动、静盘之间的制动弹簧且在动、静盘之间形成工作间隙A、套设 在基座上的制动盘、位于制动盘左右两侧并贴合在动盘和基座内侧的一对摩 擦片、设在基座安装孔中的衬套、用于与曳引机固定的安装座、穿设在衬套 中并与安装座固定的导杆、以及调整螺栓、锁紧螺母,其特点是:在所述导杆 远离安装座一侧的前端端部或靠近安装座一侧的后端端部两者任择其一上 安装有一电磁固持装置,该电磁固持装置在线圈通电时能锁定在导杆上;所 述的调整螺栓安装在电磁固持装置上,并与基座螺接后用锁紧螺母锁定。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固持装置由铁芯体、小线圈、第一压簧、压 盖和第二压簧构成,所述的铁芯体上制有气隙、线圈安装孔、缺口缝、导杆 安装孔,铁芯体通过导杆安装孔套设在导杆的前端端部,小线圈套接在铁芯体的线圈安装孔上,线圈安装孔与气隙相通,第一压簧的一端抵压在铁芯体 上、另一端与压盖相抵触,第二压簧的一端在穿过铁芯体后抵压在基座上、 另一端与压盖相抵触,压盖通过螺栓与导杆固定,缺口缝设置在导杆安装孔 的两侧并分别与线圈安装孔、导杆安装孔相通。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固持装置由铁芯体、小线圈、第一压簧和第 二压簧构成,所述的铁芯体上制有气隙、线圈安装孔、缺口缝、导杆安装孔, 铁芯体通过导杆安装孔套设在导杆靠近安装座一侧的后端端部,小线圈套接 在铁芯体的线圈安装孔上,线圈安装孔与气隙相通,第一压簧的一端抵压在 铁芯体上、另一端与导杆上的台阶面抵触,第二压簧的一端在穿过铁芯体后 抵压在基座上、另一端与导杆上的台阶面相抵触,缺口缝设置在导杆安装孔 的两侧并分别与线圈安装孔、导杆安装孔相通。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调整螺栓安装在电磁固持装置的铁芯体上,在铁 芯体上形成有一挂耳,在挂耳上开设有螺栓孔,调整螺栓在穿过螺栓孔后与基座实现螺接,并调定调整螺栓头部内端面到铁芯体端面之间的距离为A/2 后用锁紧螺母锁定。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铁芯体可以一体制作而成,其上的气隙、线圈安 装孔、缺口缝、导杆安装孔随铁芯体成形时一体成形。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铁芯体可以分体制作后拼接而成,其上的气隙、 线圈安装孔、缺口缝、导杆安装孔随铁芯体拼接而成。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第二压簧可以是螺旋弹簧、板弹簧或碟形 弹簧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第二压簧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数个。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第二压簧可以是弹性材料,所述的弹性材料 为橡胶或尼龙,第一、第二压簧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数个。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导杆安装孔可以是圆形孔或多边形孔。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缺口缝呈水平状地设置在导杆安装孔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导杆的前端或后端端部增设有一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碟式制动器,它包括基座(14)、与基座(14)固定联结的静盘(3)、设在静盘(3)内的制动线圈(4)、通过螺栓组件与静盘(3)活动串接的动盘(2)、设在动、静盘(2、3)之间的制动弹簧(5)且在动、静盘(2、3)之间形成工作间隙A、套设在基座(14)上的制动盘(1)、位于制动盘(1)左右两侧并贴合在动盘(2)和基座(1)内侧的一对摩擦片、设在基座(14)安装孔中的衬套(10)、用于与曳引机固定的安装座(13)、穿设在衬套(10)中并与安装座(13)固定的导杆(9)、以及调整螺栓(12)、锁紧螺母(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杆(9)远离安装座(13)一侧的前端端部或靠近安装座(13)一侧的后端端部两者任择其一上安装有一电磁固持装置,该电磁固持装置在线圈通电时能锁定在导杆(9)上;所述的调整螺栓(12)安装在电磁固持装置上,并与基座(14)螺接后用锁紧螺母(11)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文张鹤房文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