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011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MCU控制器根据开关电路通过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其中电机控制电路中继电器RY3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一端,继电器RY2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另一端,继电器RY3的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4的一端,继电器RY3的另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另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5的一端,继电器RY3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继电器RY2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ACL,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for Series Excited Moto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取代人工是必然的趋势,很多设备均用电机带动,比如转盘、齿轮等,当电机带动转盘、齿轮这些负载转动时需要对电机的转速、转向进行调整。现有的电机正反转采用两套控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给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MCU控制器、电源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压,MCU控制器根据开关电路的开关信息通过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其中电机控制电路中继电器RY3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一端,继电器RY2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另一端,继电器RY3的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4的一端,继电器RY3的另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另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5的一端,继电器RY3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继电器RY2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ACL,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基于上述,还包括调速控制电路,调速控制电路中可控硅Q1的一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可控硅Q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5V电源,可控硅Q1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22连接MCU控制器,可控硅Q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1连接可控硅Q1的控制端并通过RC滤波电路连接MCU控制器。基于上述,电源电路中电源芯片U3的5脚、6脚、7脚和8脚分别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源ACL,二极管D3的阳极还通过电阻R8和电阻R9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2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电容连接电源ACN,电源芯片U3的1脚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电源芯片U3的2脚连接电源芯片U3的1脚,电源芯片U3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二极管DZ2的阳极,电源芯片U3的4脚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源芯片U3的1脚、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感L1连接电源ACN及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电阻R14的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7V电源,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并联在电阻R14的两端,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Z2的阴极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1连接电源ACN,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5V电源和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Z1的阴极连接+5V电源,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电容C1和电容C8分别并联在二极管DZ1的两端。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通过MCU控制器对继电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马达电势进行切换,实现电机正、反向运转,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调速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MCU控制器和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MCU控制器、电源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压,MCU控制器根据开关电路的开关信息通过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其中电机控制电路中继电器RY3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一端,继电器RY2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另一端,继电器RY3的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4的一端,继电器RY3的另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另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5的一端,继电器RY3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继电器RY2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ACL,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使用时,根据需要触发开关,MCU控制器通过开关电路接收开关信息,并通过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具体的,正常状态下继电器RY3接触点2、继电器RY2接触点2,电机MG1正向转动;按下开关切换时,MCU控制器控制三极管Q3导通,继电器RY3和继电器RY2的线圈接通+5V电源,继电器RY3接触点3、继电器RY2接触点3,电机MG1的电源反向,电机MG1反向转动,完成正反切换。优选地,该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还包括调速控制电路,调速控制电路中可控硅Q1的一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可控硅Q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5V电源,可控硅Q1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22连接MCU控制器,可控硅Q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1连接可控硅Q1的控制端并通过RC滤波电路连接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控制可控硅Q1的导通角打开角度,从而控制电机转速。实际中,电源电路中电源芯片U3的5脚、6脚、7脚和8脚分别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源ACL,二极管D3的阳极还通过电阻R8和电阻R9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2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电容连接电源ACN,电源芯片U3的1脚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电源芯片U3的2脚连接电源芯片U3的1脚,电源芯片U3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二极管DZ2的阳极,电源芯片U3的4脚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源芯片U3的1脚、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感L1连接电源ACN及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电阻R14的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7V电源,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并联在电阻R14的两端,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Z2的阴极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1连接电源ACN,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5V电源和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Z1的阴极连接+5V电源,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电容C1和电容C8分别并联在二极管DZ1的两端。CN1、CN2分别接市电,经过电源芯片U3处理后输出+5V电源和-7V电源。MCU控制器通过电阻R8和电阻R9进行过零检测。接口端子CON6接开关,MCU控制器通过接口端子CON6接收开关信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路、MCU控制器、电源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压,MCU控制器根据开关电路的开关信息通过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其中电机控制电路中继电器RY3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一端,继电器RY2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另一端,继电器RY3的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4的一端,继电器RY3的另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另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5的一端,继电器RY3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继电器RY2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ACL,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路、MCU控制器、电源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压,MCU控制器根据开关电路的开关信息通过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其中电机控制电路中继电器RY3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一端,继电器RY2的动触点连接电机MG1的另一端,继电器RY3的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4的一端,继电器RY3的另一个静触点和继电器RY2的另一个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感L5的一端,继电器RY3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继电器RY2的线圈分别连接-7V电源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连接MCU控制器,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ACL,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串激电机设备的正反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速控制电路,调速控制电路中可控硅Q1的一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可控硅Q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5V电源,可控硅Q1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22连接MCU控制器,可控硅Q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1连接可控硅Q1的控制端并通过RC滤波电路连接MCU控制器。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帕瓦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