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枢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55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双向枢纽结构。该双向枢纽结构中包含有水平转轴组、旋转转换件及垂直转轴组,由旋转转换件枢接水平转轴组及垂直转轴组。并且,垂直转轴组包括有对位件、旋转限位件、稳定件、弹性元件及锁固件。其中,旋转限位件的限位凸点及限位弧与对位件上的导轨及限位凸部相配合,可以限制垂直转轴组的旋转角度。稳定件的定位凸点及稳定凸部可与对位件的定位孔配合及维持对磨的稳定度。藉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位件、旋转限位件及稳定件的结构设计,可以达成对垂直转轴组的定位及限位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平向及垂直方向均具有旋转功能,非常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枢纽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水平向及垂直 方向均具有旋转功能的双向枢纽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可携式电脑、移动电话、电子辞 典、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数字影像撷取装置,诸如数字摄影机或数字相机 或汽车用显示器...…等,基本上,是将主体部置于 一侧,并藉转轴与另 一侧 的盖体部连结,使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可为的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 上述产品良窳的一大要因。事实上,良好的转轴,除了必须的停滞效果之 外,其元件的简化及组装的便捷等,亦为转轴设计所须考量的要素。所以,经由业者的不断改良,业已研发出一种经由单一元件而可完成双向目的的转轴,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73910号专利案所揭示的"枢 纽器,,即为一例,其是一种可用于具有焚幕以及本体的电子装置之间的枢 纽器。可藉由旋转座以及固定座间的旋转关系,使焚幕可在有限度的炜向角度内作旋转;藉此而可经由单一个枢纽器而提供使用者更多使用上的功 效。唯由该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观之,该旋转座是在一本体两侧各自设立有一具 有开槽的管体,其可供结合脚的插入端穿设,并可自由地旋转;而固定座 则是在一旋转轴的上下方分别接装一限位片及一条状固定片,随即将该旋 转轴的上段通过本体后,再另行套接复数片弹簧弹片而组成。所以,该案水平向是釆用径向摩擦的套接式转轴,而垂直向是使用轴 向摩擦的串接式转轴为之。然而就元件的简化及组装的便捷言,如该案图 式所示,若将其运用于数字摄影机,则该枢纽器的体积势必大幅缩小,以致 其垂直向的串接式转轴的组装常因元件众多及组装工序的繁琐,而大幅增 加了制造成本及体积不容易缩减而亟待改善。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枢纽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 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 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 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双向枢纽结构,实属当前重要 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枢纽结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 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双向枢纽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枢纽 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 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枢纽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的双向枢纽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水平向及垂直方向均 具有旋转功能,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向枢纽结构,其至少包含至少一水平转 轴组; 一旋转转换件,具有至少一卡合部,及枢接该水平转轴组的至少一固 定部;以及一垂直转轴组,具有一孔洞与该旋转转换件套合,该垂直转轴组 至少包括 一对位件,在该孔洞的周缘设有至少一导轨,及相对于孔洞的 周缘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限位凸部,该对位件具有至少一定位凹点; 一旋 转限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凸部、至少一限位凸点及至少一限位弧,该 第 一 固定凸部设置于该孔洞的周缘与该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该限 位凸点是在该对位件的该导轨中滑动,该限位弧是配合该对位件的该限位 凸部; 一稳定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凸部、至少一定位凸点及至少一稳定 凸部,该第二固定凸部设置于该孔洞的周缘与该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 合,该定位凸点是与该对位件的该定位凹点配合,该稳定凸部是靠合于该对 位件使该稳定件与该对位件相对位; 一弹性元件,提供该稳定件的一弹性 裕度,是配合该稳定件套设于该旋转转换件上;及一锁固件,具有至少一螺 丝及一固定板,该螺丝将该固定板与该旋转转换件锁固,使该旋转转换件 与该垂直转轴组结合为一体,该固定板具有对应该孔洞的一透孔。本技术地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旋转转换件具有一通道,该通道为对 应该孔洞及该透孔,该通道在相对于该垂直转轴组的一侧具有一弧形开口 。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旋转限位件为具有复数个凹槽,是用 于容置一润滑剂。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对位件的材质为一耐磨的金属材质。 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耐磨的金属材质为一模具钢。 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为至少一弹片。 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上具有至少一第四固定凸部,该第四固定凸部与该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出的一种双向枢纽结构,至少包含至少一水平转轴组;一 旋转转换件,具有至少一卡合合部,及枢接该水平转轴组的至少 一 固定部;以 及一垂直转轴組,具有一孔洞与该旋转转换件套合,该垂直转轴组至少包 括 一导引件,在该孔洞的周缘设有至少一导轨,及相对于孔洞的周缘的另 一侧设有至少一限位凸部;一定位件,具有至少一定位孔; 一固定件,由该导 引件及该定位件夹持; 一旋转限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凸部、至少一限 位凸点及至少一限位弧,该第一固定凸部设置于该孔洞的周缘与该旋转转 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该限位凸点是在该导引件的该导轨中滑动,该限位弧 是配合该导引件的该限位凸部; 一稳定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凸部、至少 一定位凸点及至少一稳定凸部,该第二固定凸部设置于该孔洞的周缘与该 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该定位凸点是与该定位件的该定位孔配合,该 稳定凸部是靠合于该定位件使该稳定件与该定位件相对位; 一弹性元件,提 供该稳定件的一弹性裕度,配合该稳定件套设于该旋转转换件上;及一锁 固件,具有至少一螺丝及一 固定板,该螺丝将该固定板与该旋转转换件锁 固,使该旋转转换件与该垂直转轴组结合为一体,该固定板具有对应该孔洞 的一透孔。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旋转转换件是具有一通道,该通道是 对应该孔洞及该透孔,该通道在相对于该垂直转轴组的一侧是具有一弧形 开口。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旋转限位件是具有复数个凹槽,是用 于容置一润滑剂。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导引件或该定位件的材质是为一耐 磨的金属材质。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耐磨的金属材质是为 一模具钢。 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是为至少一弹片。 前述的双向枢纽结构,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上具有至少一第四固定凸 部,该第四固定凸部是与该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本技术的双向枢纽结构,此双向枢纽结构中 包含有水平转轴组、旋转转换件及垂直转轴组,由旋转转换件枢接水平转 轴组及垂直转轴组。并且,垂直转轴组包括有对位件、旋转限位件、稳定 件、弹性元件及锁固件。其中,旋转限位件的限位凸点及限位弧与对位件上的导轨及限位凸部相配合,以限制垂直转轴组的旋转角度。稳定件的定 位凸点及稳定凸部与对位件的定位孔配合及维持对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枢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 至少一水平转轴组; 一旋转转换件,具有至少一卡合部,及枢接该水平转轴组的至少一固定部;以及 一垂直转轴组,具有一孔洞与该旋转转换件套合,该垂直转轴组至少包括: 一对位件,在该孔洞的周缘设有至少一导轨,及相对于孔洞的周缘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限位凸部,该对位件具有至少一定位凹点; 一旋转限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凸部、至少一限位凸点及至少一限位弧,该第一固定凸部设置于该孔洞的周缘与该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该限位凸点是在该对位件的该导轨中滑动,该限位弧是配合该对位件的该限位凸部; 一稳定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凸部、至少一定位凸点及至少一稳定凸部,该第二固定凸部设置于该孔洞的周缘与该旋转转换件的该卡合部卡合,该定位凸点是与该对位件的该定位凹点配合,该稳定凸部是靠合于该对位件使该稳定件与该对位件相对位; 一弹性元件,提供该稳定件的一弹性裕度,是配合该稳定件套设于该旋转转换件上;及 一锁固件,具有至少一螺丝及一固定板,该螺丝将该固定板与该旋转转换件锁固,使该旋转转换件与该垂直转轴组结合为一体,该固定板具有对应该孔洞的一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仰之杨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