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补油功能的先导式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47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新型带补油功能的先导式溢流阀,包括:阀套、导阀座、主阀芯、阻尼杆、锥阀芯、调节套以及进油口和出油口;内部为中空的阀套内设T腔,P腔和C腔分别设在T腔两侧;阻尼杆的两端分别与阀套和主阀芯连接,锥阀芯两端分别与主阀芯和调节套连接,调节套整体插装在导阀座上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使阀套、导阀座、主阀芯、阻尼杆、锥阀芯、调节套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式插装式先导式溢流阀整体。其还包括多个压力弹簧。由于采用整体插装的阀套,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提高可靠性。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工作效率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整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造成本相对减少,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A New Pilot Relief Valve with Oil Replenish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补油功能的先导式溢流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领域的溢流阀,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带补油功能的先导式溢流阀。
技术介绍
溢流阀是用于控制液压系统调压和限压的装置。传统直动式溢流阀结构简单,响应快,但压力受溢流量变化的影响大,调压偏差大,不适于在高压、大流量变化条件下工作,一般用作安全阀或用于调压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随着工程多路换向阀技术的发展,在系统缓冲、制动装置中要求控制油路压力溢流阀的灵敏度高、结构紧凑,传统直动式溢流阀不能担此重任,因此性能可靠、结构紧凑的先导式溢流阀更为适用。目前市场上的先导式溢流阀要么外形尺寸比较庞大,不适合用在多路阀产品中,要么是由散件拼装而成,不能形成独立的职能单元,给工程多路阀的批量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导致多路阀性能不稳定。所以,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紧凑、工艺简单且性能可靠的适用于多路阀控制油路压力控制的先导式溢流阀迫在眉睫。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新型带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带补油功能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为整体式插装式先导式溢流阀,包括:阀套(1)、导阀座(2)、主阀芯(3)、阻尼杆(4)、锥阀芯(5)、调节套(6)、多个压力弹簧以及进油口P和出油口T;其中所述的阀套(1)的内部为中空,该阀套(1)内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T腔,沿轴线设置有P腔和C腔,所述的P腔和所述的C腔分别设置在所述的T腔两侧,其中;所述的阻尼杆(4)的一端装在所述的主阀芯(3)的一端,该阻尼杆(4)另一端与一个压力弹簧接触,并一起装配入主阀芯(3),并随主阀芯(3)装入阀套(1)中,相互配合封油;所述的导阀座(2)中装有锥阀芯(5),该锥阀芯(5)的一端与另一个压力弹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补油功能的先导式溢流阀,其特征在于:为整体式插装式先导式溢流阀,包括:阀套(1)、导阀座(2)、主阀芯(3)、阻尼杆(4)、锥阀芯(5)、调节套(6)、多个压力弹簧以及进油口P和出油口T;其中所述的阀套(1)的内部为中空,该阀套(1)内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T腔,沿轴线设置有P腔和C腔,所述的P腔和所述的C腔分别设置在所述的T腔两侧,其中;所述的阻尼杆(4)的一端装在所述的主阀芯(3)的一端,该阻尼杆(4)另一端与一个压力弹簧接触,并一起装配入主阀芯(3),并随主阀芯(3)装入阀套(1)中,相互配合封油;所述的导阀座(2)中装有锥阀芯(5),该锥阀芯(5)的一端与另一个压力弹簧接触,该锥阀芯(5)的另一端靠紧与所述的调节套(6)的一端,且与该调节套(6)整体插装在导阀座(2)上,该导阀座(2)的最外端通过锁紧螺母(10)紧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琴刘柏青郭力窦建培杨晓东刁春月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