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块化光学拍摄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图像拍摄、稳定和校正的系统构造组件,其具有光学观察设备,所述光学观察设备可设置在壳体设计方案的区域中。专利技术背景自从市场引入运动相机并且由于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对运动图像的高质量拍摄的愿望从新的角度在非常有限的空间条件和快速的运动进程中引起对相机和进行稳定的机械系统的明显的小型化需求。此外,经由社交媒体和因特网不断增长的国际联网和通信引起:这样拍摄的图像和视频被越来越多地未经处理地继续使用,由此大幅增加了在拍摄期间对图像数据的处理需求。因为轻微抖动的图像对品质感有极强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多数相机系统在所述处理的范围中就已经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在内部以全电子的方式稳定。然而,这具有下述缺点:最大可能的分辨率的一部分不能用于输出。出于空间原因和成本原因,在输出或存储图像数据之前,附加地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内压缩。与此相反,存在机械校正系统,所述机械校正系统虽然能够完全地充分利用图像传感器的可用表面,然而一方面仅补偿由手的运动引起的抖动,或者另一方面仅能够将倾斜稳定,并且此外由拍摄设备和透镜构成的整个系统既不能以足够的程度小型化也不能实现实时的稳定化。然而,关于之前描述的新要求,尤其是由室外环境中的运行中得出的新要求,这些方法必须归类为是不适宜的,因为通过系统同样地既不能稳定完整的旋转也不能稳定较大的倾斜和抖动。此外,尤其是用于补偿整个相机系统(所谓的稳态相机系统)的倾斜的系统通常构成为非常大的并且还没有受到足够的保护以免于外界影响。现有技术下面给出当前现有技术的简要概述以及技术解决方案的缺点和关于随后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图像拍摄、稳定和校正的系统构造组件,具有光学观察设备,光学观察设备能设置在壳体设计方案的区域中,其特征在于观察技术装置(3、3’),观察技术装置具有包括成像表面(107、107’)的图像拍摄单元(15、15’),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沿着光学轴线(OA、OA’)移动地并且在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9、49、80b)引发的机械预紧(FV、FV’、FVC)的作用下无间隙地支承,并且观察技术装置(3、3’)与用于调节法兰距(AM、AM’)的至少一个功能单元(ABF、ABF’、ABF3、TCS)配合作用,使得通过图像拍摄单元(15、15’)沿着光学轴线(OA、OA’)的轴向位移(ZA、ZA’、TT)能够实现对法兰距(AM、AM’)的无级的可调节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7 DE 102017000889.21.一种用于图像拍摄、稳定和校正的系统构造组件,具有光学观察设备,光学观察设备能设置在壳体设计方案的区域中,其特征在于观察技术装置(3、3’),观察技术装置具有包括成像表面(107、107’)的图像拍摄单元(15、15’),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沿着光学轴线(OA、OA’)移动地并且在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9、49、80b)引发的机械预紧(FV、FV’、FVC)的作用下无间隙地支承,并且观察技术装置(3、3’)与用于调节法兰距(AM、AM’)的至少一个功能单元(ABF、ABF’、ABF3、TCS)配合作用,使得通过图像拍摄单元(15、15’)沿着光学轴线(OA、OA’)的轴向位移(ZA、ZA’、TT)能够实现对法兰距(AM、AM’)的无级的可调节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围绕光学轴线(OA、OA’)转动地以及在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8、49、80)引发的机械预紧(FV、FV’、FVC、FVD)的作用下无间隙地支承,并且观察技术装置(3、3’)与调节机构(8、38)或调节单元(78)配合作用,使得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在以任意的位置保持的整个系统中通过围绕光学轴线(OA、OA’)的旋转而定向到相应的拍摄位置上,其中,通过调节机构(8、38)或调节单元(78)能够补偿大于±360°的枢转角度(RS、RS’、RSX)。3.一种用于图像拍摄、稳定和校正的系统构造组件,具有光学观察设备,光学观察设备能设置在壳体设计方案的区域中,其特征在于观察技术装置(3、3’),观察技术装置具有包括成像表面(107、107’)的图像拍摄单元(15、15’),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围绕光学轴线(OA、OA’)转动地以及在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8、49、80)引发的机械预紧(FV、FV’、FVC、FVD)的作用下无间隙地支承,并且观察技术装置(3、3’)与调节机构(8、38)或调节单元(78)配合作用,使得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在以任意的位置保持的整个系统中通过围绕光学轴线(OA、OA’)的旋转而定向到相应的拍摄位置上,其中,通过调节机构(8、38)或调节单元(78)能够补偿大于±360°的枢转角度(RS、RS’、RSX)。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图像拍摄单元(15、15’)能沿着光学轴线(OA、OA’)移动地并且在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9、49、80b)引发的机械预紧(FV、FV’、FVC)的作用下无间隙地支承,并且观察技术装置(3、3’)与用于调节法兰距(AM、AM’)的至少一个功能单元(ABF、ABF’、ABF3、TCS)配合作用,使得通过图像拍摄单元(15、15’)的轴向位移(ZA、ZA’)能够实现对法兰距(AM、AM’)的无级的可调节性。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法兰距(AM、AM’)的功能单元(ABF、ABF’、ABF3、TCS)的相应功能面实施为,使得防止不经意地调节法兰距(AM、AM’)。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观察技术装置(3)包括机械基座(20)和容纳图像拍摄单元(15)的观察单元(VU),观察单元(VU)能沿着光学轴线(OA)相对于机械基座(20)移动地并且在由弹簧元件(29)引发的机械预紧(FV)的作用下无间隙地支承。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将用于调节法兰距(AM)的功能单元(ABF)集成到观察技术装置(3)中并且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机械基座(20)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观察单元(VU)的运动自由度通过用于调节法兰距(AM)的功能单元(ABF)的调节元件、尤其是螺纹件(113)的运动轴线(ZV)的空间平行错开(E)而局限于平行于光学轴线(OA)的平移。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至8之一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由用户引入的——例如旋转的——调整运动(RA、RA’、RA”)借助于用于调节法兰距(AM、AM’)的功能单元(ABF、ABF’、ABF3)而转换成图像拍摄单元(15、15’)沿着光学轴线(OA、OA’)的平移位移(ZA、ZA’),进而能够实现对法兰距(AM、AM’)的校准。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以及必要时根据权利要求4至9之一所述的系统构造组件,其特征在于,引发对于无间隙地可转动地支承图像拍摄单元(15、15’)所需的机械预紧(FV、FV’、FVC、FVD)的弹簧元件(18、49、80、80b)围绕光学轴线(OA、OA’)沿环周方向整面延伸地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2或4以及必要时根据权利要求5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奥弗曼,
申请(专利权)人:克里斯蒂安·奥弗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