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35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01
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接合电极引板和汇流条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通过每次层叠单电池(110)都使第1间隔件(114)向一方向移动,从而在第1间隔件的移动方向上进行电极引板(112)的相对于汇流条(132)接合的接合部位向预定的位置的定位。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组具有:多个单电池,单电池包括发电元件和导出到发电元件的外部的电极引板;间隔件,其支承电极引板;以及汇流条,其将不同的单电池的电极引板彼此电连接。在这样的电池组的制造工序中,存在将汇流条与电极引板接合的工序。与其相关联地,在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将各单电池的电极引板插入到汇流条的弯曲部的状态下进行激光焊接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154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接合方法中,由于电池单体的厚度的偏差等,存在电极引板相对于弯曲部的层叠方向的位置偏离的可能性。在如此电极引板相对于弯曲部的层叠方向的位置偏离了的情况下,电极引板的顶端与汇流条之间的间隙变化,接合品质有可能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恰当地接合电极引板和汇流条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是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具有:多个单电池,该单电池包括发电元件和电极引板;间隔件,其支承所述电极引板;以及汇流条,其将不同的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引板之间电连接。在每次层叠所述单电池的层叠工序中使所述间隔件向一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间隔件的移动方向上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相对于所述汇流条接合的接合部位向预定的位置的定位。另外,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的制造装置是一种电池组的制造装置,该电池组具有:多个单电池,该单电池包括发电元件和电极引板;间隔件,其支承所述电极引板;以及汇流条,其将不同的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引板之间电连接。电池组的制造装置具有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通过在每次层叠所述单电池的层叠工序中使所述间隔件向一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间隔件的移动方向上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相对于所述汇流条接合的接合部位向预定的位置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电池组拆卸掉加压单元(上部加压板、下部加压板以及左右的侧板)、且拆卸掉汇流条单元的一部分(保护罩、阳极侧端子以及阴极侧端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A是以截面表示在层叠起来的单电池的电极引板接合有汇流条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B是从侧方表示图3A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层叠体拆卸掉汇流条保持件和汇流条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利用汇流条将图4所示的第1电池子组件和第2电池子组件电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以单电池为单位分解图4所示的第1电池子组件(并联连接的3组单电池)、且从其中的1个(最上部)单电池拆卸掉第1间隔件和第2间隔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1间隔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A部处的放大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将下部加压板载置于载置台、且将第1个单电池相对于下部加压板进行层叠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个单电池相对于下部加压板层叠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进行定位工序的情形的俯视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个单电池相对于第1个单电池进行层叠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在第1个单电池与第2个单电池之间配置有间隙的状态下进行定位工序的情形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使第2个单电池接触到第1个单电池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将上部加压板相对于层叠体层叠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按压件对由上部加压板和下部加压板夹持着的层叠体进行加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将侧板相对于上部加压板和下部加压板进行激光焊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相对于层叠着的单电池的各个电极引板使相对应的各汇流条抵接而进行激光焊接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使阳极侧端子与阳极侧的终端的阳极侧汇流条抵接而进行激光焊接、且使阴极侧端子与阴极侧的终端的阴极侧汇流条抵接而进行激光焊接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1个保护罩覆盖了多个汇流条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进行第1个单电池的电极引板的定位的情形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进行第2个单电池的电极引板的定位的情形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图,且是表示利用支承部将单电池隔着间隙层叠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进行定位工序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进行了定位工序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图,且是表示解除支承部的支承状态而将全部单电池层叠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所附的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出于说明的方便,附图中的各构件的大小、比率存在被夸张而与实际的大小、比率不同的情况。在图中,使用以X、Y、以及Z表示的箭头来表示方位。由X表示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与单电池110的层叠方向交叉、且沿着单电池11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由Y表示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与单电池110的层叠方向交叉、且沿着单电池110的短边方向的方向。由Z表示的箭头的方向表示单电池110的层叠方向。电池组100在电动汽车那样的车辆搭载有多个,被用作使车辆用马达驱动的电源。电池组100是在利用加压单元120对多个单电池110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00S进行了加压的状态下利用汇流条单元130将其电连接而构成的。一边参照图1~图7,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拆卸掉加压单元120(上部加压板121、下部加压板122以及左右的侧板123)、且拆卸掉汇流条单元130的一部分(保护罩135、阳极侧端子133以及阴极侧端子134)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A是以截面表示在层叠起来的单电池110的电极引板112接合有汇流条132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B是从侧方表示图3A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层叠体100S拆卸掉汇流条保持件131和汇流条13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利用汇流条132将图4所示的第1电池子组件110M和第2电池子组件110N电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以单电池110为单位分解图4所示的第1电池子组件110M(并联连接的3组单电池110)、且从其中的1个(最上部)单电池110拆卸掉第1间隔件114和第2间隔件115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1间隔件114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详细论述层叠体100S的结构。如图4所示,层叠体100S是由并联地电连接起来的3个单电池110构成的第1电池子组件110M和由并联地电连接起来的3个单电池110构成的第2电池子组件110N交替地串联连接而构成的。如图4所示,第1电池子组件110M在电池组100中相当于位于第1层(最下层)、第3层、第5层以及第7层(最上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具有:多个单电池,该单电池包括发电元件和导出到所述发电元件的外部的电极引板;间隔件,其支承所述电极引板;以及汇流条,其将不同的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引板彼此电连接,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在每次层叠所述单电池的层叠工序中使所述间隔件向一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间隔件的移动方向上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相对于所述汇流条接合的接合部位向预定的位置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具有:多个单电池,该单电池包括发电元件和导出到所述发电元件的外部的电极引板;间隔件,其支承所述电极引板;以及汇流条,其将不同的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引板彼此电连接,在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在每次层叠所述单电池的层叠工序中使所述间隔件向一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间隔件的移动方向上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相对于所述汇流条接合的接合部位向预定的位置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在所述单电池彼此接触之前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层叠工序之前将粘接构件配置于所述单电池的表面,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在以将所述粘接构件夹在所述单电池中间的方式使所述单电池彼此接近之际,在所述单电池彼此隔着所述粘接构件重叠前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中,利用以所述间隔件为单位设置的定位构件来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使设于所述定位构件的凸部与设于所述间隔件的凹部卡合了的状态下使所述定位构件移动来使所述间隔件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定位构件被设置成,利用沿着所述单电池层叠的层叠方向设置的销绕所述销的轴线旋转自如,通过推压所述定位构件的设有所述凸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使所述定位构件绕所述销的轴线旋转而进行所述电极引板的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本真广桑田昭雄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