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沥青拌和楼
,具体涉及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拌和楼又称拌合楼,有沥青混凝土拌和楼、混凝土拌和楼等多种,拌和楼按工艺流程分层布置,分为进料、贮料、配料、拌和及出料共五层,其中配料层是全楼的控制中心,设有主操纵台。现有的拌和楼的出料口小于自卸汽车车厢,车厢内均匀受料,往往需要多次移动汽车,需要司机多次移动车辆,加快了汽车的损耗,也给司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同时卸料点位置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拌和楼的出料口小于自卸汽车车厢,车厢内均匀受料,往往需要多次移动汽车,需要司机多次移动车辆,加快了汽车的损耗,也给司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同时卸料点位置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包括储料楼、拌和楼主体、卸料斗以及储料楼底端设置的支撑机构,所述卸料斗底端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人型下料管、紧固螺栓、第一密封法兰、第二密封法兰、下楼孔、密封槽和密封凸起,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包括储料楼(4)、拌和楼主体(5)、卸料斗(8)以及储料楼(4)底端设置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斗(8)底端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人型下料管(6)、紧固螺栓(9)、第一密封法兰(12)、第二密封法兰(13)、下楼孔(15)、密封槽(16)和密封凸起(17),所述储料楼(4)对称安装固定在拌和楼主体(5)的两侧,所述拌和楼主体(5)的内部设置以后拌和装置,所述拌和装置底端设置有卸料斗(8),所述卸料斗(8)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人型下料管(6)安装固定在卸料斗(8)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密封法兰(12)安装固定在人型下料管(6)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包括储料楼(4)、拌和楼主体(5)、卸料斗(8)以及储料楼(4)底端设置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斗(8)底端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人型下料管(6)、紧固螺栓(9)、第一密封法兰(12)、第二密封法兰(13)、下楼孔(15)、密封槽(16)和密封凸起(17),所述储料楼(4)对称安装固定在拌和楼主体(5)的两侧,所述拌和楼主体(5)的内部设置以后拌和装置,所述拌和装置底端设置有卸料斗(8),所述卸料斗(8)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人型下料管(6)安装固定在卸料斗(8)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密封法兰(12)安装固定在人型下料管(6)的上表面并与第二密封法兰(13)相匹配,所述密封槽(16)开设在第一密封法兰(12)的上表面边缘位置处,所述第二密封法兰(13)安装固定在卸料斗(8)的下表面并与第一密封法兰(12)通过紧固螺栓(9)连接固定,所述密封凸起(17)安装固定在第二密封法兰(13)的下表面并放置在密封槽(16)的内部,所述下楼孔(15)对称开设在人型下料管(6)的下表面,所述人型下料管(6)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拌和楼固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挡板(11)、气缸(18)、转轴(19)和伸缩杆(20),所述挡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琪,陈晓宇,琚正军,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衢交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