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24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充电座、第一气流闸门与第二气流闸门;充电座包含座体、第一充电插槽及第二充电插槽;第一充电插槽与第二充电插槽设置于座体,以令座体内形成相连通的主流道、第一支流道及第二支流道;第一支流道与第二支流道分别位于第一充电插槽与第二充电插槽旁,第一气流闸门与第二气流闸门分别可活动地位于第一支流道与第二支流道而于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间活动,且第一气流闸门与第二气流闸门常态位于关闭位置;其中,当电子装置插入第一充电插槽时,第一气流闸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以令气流自主流道流入第一支流道。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可以提升气流对于正在充电的电子装置的散热效果。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充电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多个充电插槽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装置(例如,警用密录器、个人数位助理PDA或是行动电话)皆需要通过插入单一插槽或是多个插槽的充电座进行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以及电池等零件会提高温度。为了防止过高的温度伤害电子元件及电池而降低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故常在充电座设置风扇以降低电子装置的温度。以具有多个充电插槽的充电座为例,风扇常设置在充电座的座体内,且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沿着座体所形成的流道并于充电插槽旁流动,用以降低电子装置的温度。然而,具有多个充电插槽的充电座并非时常全部插满电子装置,若于具有多个充电插槽的充电座只插入一个电子装置,风扇所吹出的气流仍然会在所有充电插槽旁的流道穿梭,使得气流难以集中针对电子装置进行散热,进而降低风扇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藉以解决先前技术中具有多个充电插槽的充电座于仅插入一个电子装置时,仍然于所有充电插槽旁的流道穿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充电装置适用于至少一电子装置,包括一充电座、一第一气流闸门与一第二气流闸门。充电座包含一座体、一第一充电插槽及一第二充电插槽。第一充电插槽与第二充电插槽设置于座体,以令座体内形成相连通的一主流道、一第一支流道及一第二支流道。第一支流道与第二支流道分别位于第一充电插槽与第二充电插槽旁。第一气流闸门与第二气流闸门分别可活动地位于第一支流道与第二支流道而于一关闭位置与一打开位置间活动,且第一气流闸门与第二气流闸门常态位于关闭位置,以防止气流流入第一支流道与第二支流道。其中,当至少一电子装置插入第一充电插槽时,第一气流闸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以令气流自主流道流入第一支流道。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装置,因各气流闸门常态保持在关闭位置,且当电子装置插入第一充电插槽时,电子装置会将分隔第一支流道与主流道的第一气流闸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使得位于主流道的气流可集中流往邻近正在充电的第一充电插槽的第一支流道,进而提升散热气流对于正在充电的电子装置的散热效果。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电子装置插入图1的充电装置第一充电插槽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电子装置插入图3的充电装置第一充电插槽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电子装置插入图5的充电装置第一充电插槽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装置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电子装置插入图1的充电装置第一充电插槽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a,适用于至少一电子装置11,电子装置11例如为警用密录器。充电装置10a包含一充电座100a、一散热风扇200a、一第一气流闸门300a、一第二气流闸门400a、二转轴500a、一第一驱动件600a、一第二驱动件700a及二传动齿轮组800a、900a。充电座100a包含一座体110a、一第一充电插槽120a及一第二充电插槽130a。座体110a具有一顶板111a及二散热口112a,第一充电插槽120a与第二充电插槽130a自顶板111a凹陷,以令座体110a内形成相连通的一主流道140a、一第一支流道150a及一第二支流道160a,第一支流道150a与第二支流道160a分别位于第一充电插槽120a与第二充电插槽130a旁。第一充电插槽120a及第二充电插槽130a各包含一槽底板121a、131a及一槽侧板122a、132a,且二槽侧板122a、132a的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槽底板121a、131a与顶板111a。二散热口112a分别位于第一充电插槽120a的槽侧板122a及第二充电插槽130a的槽侧板132a。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10a还具有一第一风口113a,且散热风扇200a设置于第一风口113a处,用以将座体110a外侧的空气从第一风口113a吸入座体110a的主流道140a,或是将座体110a内部的空气从第一风口113a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10a还具有一第二风口114a,第一风口113a与第二风口114a分别位于主流道140a的相对二端,当第一风口113a为入风口时,则第二风口114a为出风口,反之亦然。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座体110a也可仅具有第一风口113a而不设置第二风口114a,此时当第一风口113a为入风口时,则散热口112a可作为出风口,反之亦然。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200a设置于第一风口113a处,用以将座体110a外侧的空气从第一风口113a吸入座体110a的主流道140a,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风扇也可由第一风口113a排出座体110a内部的空气,而形成抽风的风扇,用以将座体110a内部的空气抽出座体110a。此外,二散热口112a分别位于第一充电插槽120a的槽侧板122a及第二充电插槽130a的槽侧板132a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二散热口可改设置于顶板并分别邻近于第一充电插槽与第二充电插槽。第一气流闸门300a与第二气流闸门400a分别通过二转轴500a枢设于第一支流道150a与第二支流道160a而于一关闭位置与一打开位置间活动。其中,第一气流闸门300a与第二气流闸门400a常态位于关闭位置,以防止散热风扇200a所吹送的气流从主流道140a流入第一支流道150a与第二支流道160a。若当第一气流闸门300a与第二气流闸门400a分别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支流道150a及第二支流道160a与主流道140a连通,散热风扇200a所吹送的气流可从主流道140a流入第一支流道150a与第二支流道160a。第一驱动件600a与第二驱动件700a各包含一驱动杆610a、710a及一扭力复位件620a、720a。第一驱动件600a的驱动杆610a与第二驱动件700a的驱动杆710a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充电插槽120a与第二充电插槽130a,用以带动第一气流闸门300a与第二气流闸门400a自关闭位置转至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600a的扭力复位件620a与第二驱动件700a的扭力复位件720a分别例如为扭力弹簧,且二扭力复位件620a、720a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流闸门300a及第二气流闸门400a,用以令第一气流闸门300a及第二气流闸门400a自打开位置旋转至关闭位置。二传动齿轮组800a、900a各包含一齿条结构810a、910a及一齿轮结构820a、920a。二齿条结构810a、910a分别设置于二驱动杆610a、710a,且二齿轮结构820a、920a分别设置于二转轴500a上。二驱动杆610a、710a各通过齿条结构810a、910a及齿轮结构820a、920a带动二转轴500a转动,并通过二转轴500a分别带动第一气流闸门300a与第二气流闸门400a从关闭位置转动至打开位置。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适用于至少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充电座,包含一座体、一第一充电插槽及一第二充电插槽,该第一充电插槽与该第二充电插槽设置于该座体,以令该座体内形成相连通的一主流道、一第一支流道及一第二支流道,该第一支流道与该第二支流道分别位于该第一充电插槽与该第二充电插槽旁;以及一第一气流闸门与一第二气流闸门,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该第一支流道与该第二支流道而于一关闭位置与一打开位置间活动,且该第一气流闸门与该第二气流闸门常态位于该关闭位置,以防止气流流入该第一支流道与该第二支流道;其中,当该至少一电子装置插入该第一充电插槽时,该第一气流闸门从该关闭位置移动至该打开位置,以令气流自该主流道流入该第一支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适用于至少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充电座,包含一座体、一第一充电插槽及一第二充电插槽,该第一充电插槽与该第二充电插槽设置于该座体,以令该座体内形成相连通的一主流道、一第一支流道及一第二支流道,该第一支流道与该第二支流道分别位于该第一充电插槽与该第二充电插槽旁;以及一第一气流闸门与一第二气流闸门,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该第一支流道与该第二支流道而于一关闭位置与一打开位置间活动,且该第一气流闸门与该第二气流闸门常态位于该关闭位置,以防止气流流入该第一支流道与该第二支流道;其中,当该至少一电子装置插入该第一充电插槽时,该第一气流闸门从该关闭位置移动至该打开位置,以令气流自该主流道流入该第一支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一顶板及二散热口,该第一充电插槽及该第二充电插槽各包含一槽底板及一槽侧板,该槽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该槽底板与该顶板,该二散热口位于该顶板并分别邻近于该第一充电插槽与该第二充电插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充电插槽及该第二充电插槽各包含一槽底板及一槽侧板,该槽侧板连接于该槽底板,该座体具有二散热口,该二散热口分别位于该第一充电插槽的该槽侧板及该第二充电插槽的该槽侧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散热风扇,该座体具有一第一风口,该散热风扇设置于该第一风口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散热风扇,该座体具有一第二风口,该第一风口与该第二风口分别位于该主流道的相对二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驱动件及一第二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与该第二驱动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充电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蔚
申请(专利权)人: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