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14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封盖、第二进水管和第一挡泥板,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桶口,封盖盖设在沉淀池的顶部并封堵桶口,第二进水管贯穿封盖,其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外,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内,第二进水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呈锥形,且第二管段的直径由与第一管段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逐渐变大,第一挡泥板悬挂在第二管段的端部。通过将第二管段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一管段的直径,可以将此第二进水管送入沉淀池内的水的速度降低,防止水流速度过大而影响沉淀效果;通过在第二管段的端口设置第一挡泥板,可利用第一挡泥板改变第二进水管的水的流动方向,以便于在沉淀池的桶底实现固液分离。

Precipi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印染、制药、电镀、农药等企业生产的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含有毒有害物质,难生物降解。废水中常含有机酸、醛、醇、酮、酯、醚、表面活性剂等一般有机物,很多还含有致癌致畸的芳香胺、酚、萘、葸、苯并芘等多环芳烃,有的甚至还含有剧毒的有机氯、有机汞化合物,对环境危害很大。现有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吸附法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有显著效果,但吸附剂易饱和、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氧化法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有显著的处理效果,设备占地面积较小,但处理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法对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都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且设备占地面积大。并且,有机废水成分复杂,不同类型的化合物性质各异,采用单一的治理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效果,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另外,现有的沉淀装置的水管直接给沉淀装置内部输送待沉淀的污水,污水容易将原沉淀装置内已经分离的清水和污泥扰动再次混合,使得沉淀装置的沉淀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装置,其结构简单,固液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封盖、第二进水管和第一挡泥板,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桶口,所述封盖盖设在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并封堵所述桶口,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所述封盖,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外,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内,所述第二进水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呈锥形,且所述第二管段的直径由与所述第一管段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挡泥板悬挂在所述第二管段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封盖、第二进水管和第一挡泥板,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桶口,所述封盖盖设在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并封堵所述桶口,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所述封盖,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外,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内,所述第二进水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呈锥形,且所述第二管段的直径由与所述第一管段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挡泥板悬挂在所述第二管段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泥板靠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侧面为外凸的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泥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通过吊装件与所述第二管段的端口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所述沉淀池的桶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非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挡泥板,所述第二挡泥板邻近于所述第一挡泥板,所述第二挡泥板与所述沉淀池的内壁间隔第一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泥板的形状与所述沉淀池的内部截面形状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欣刘勇钟璐胡静龄胡小吐薛学良杨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