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有限反馈的分布式干扰波束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对抗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基于变步长方向扰动单比特反馈方法,可用于信息交互受限、无人平台坐标未知情况下的功率合成加强和零陷算法。
技术介绍
波束形成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是使用天线阵元对发送或接收的信号进行特殊处理,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各阵元的信号汇聚到指定方向上,在指定方位上得到较优的输出信号。这项技术的理论和具体实现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被人提出,由于实现这项技术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较高,因此只是在雷达声纳等军事领域使用,并未普及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后来随着信号处理部分理论的完善,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计算速度的提高,该技术的成本也随着降低。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波束形成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随着电子对抗产业的发展,由于发射机功率的限制,研究的热点逐渐转向如何在有限的功率下最大化对敌干扰效果的问题。由于波束形成技术本身的特点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有较好的效果,在强化对敌方目标干扰效果上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波束形成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分布式干扰波束形成主要应用于电子对抗系统中。而对于小型无人机电子对抗系统来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分布式干扰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1)假定待测目标的方向是已知的,且在该方向上拥有一个已知的反馈结点,并且反馈结点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为r(t);(2)在迭代算法中不断调整干扰信号r(t)的相位,直到满足迭代结束条件使无人机产生具有较强指向性的干扰波束:(2a)当迭代次数为1时,先设定初始的相位扰动值来调整初始干扰信号r(t)的相位值,再根据该相位值计算干扰信号的干扰信号强度,将此干扰信号强度暂定为最大的干扰信号强度与最小的干扰信号强度,并规定反馈信息均为1,再进行下一次的迭代;(2b)当迭代次数为n≥2时,由本次迭代生成的相位扰动值来调整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分布式干扰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1)假定待测目标的方向是已知的,且在该方向上拥有一个已知的反馈结点,并且反馈结点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为r(t);(2)在迭代算法中不断调整干扰信号r(t)的相位,直到满足迭代结束条件使无人机产生具有较强指向性的干扰波束:(2a)当迭代次数为1时,先设定初始的相位扰动值来调整初始干扰信号r(t)的相位值,再根据该相位值计算干扰信号的干扰信号强度,将此干扰信号强度暂定为最大的干扰信号强度与最小的干扰信号强度,并规定反馈信息均为1,再进行下一次的迭代;(2b)当迭代次数为n≥2时,由本次迭代生成的相位扰动值来调整本次迭代的干扰信号r(t)相位值,再用该相位值参与计算干扰信号的干扰信号强度,并更新信息方向校正因子τi[n];(2c)将本次迭代中所计算的干扰信号强度与前n-1次迭代中最大的干扰信号强度进行比较:如果本次干扰信号强度大于前n-1次迭代中最大的干扰信号强度,则说明在步骤(2b)中调整的相位扰动值正确,并且反馈结点给每架无人机反馈信息为b=1,同时更新最大干扰信号强度;如果本次干扰信号强度小于等于前n-1次迭代中最大的干扰信号强度,则说明在步骤(2b)中调整的相位扰动值不正确,并且反馈结点给每架无人机反馈信息为b=0,同时保持最大干扰信号强度;(2d)将利用n次迭代中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与前n-1次迭代中最小的干扰信号强度和设定好的最小干扰信号强度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最小的干扰信号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丹,蔡晶晶,李佳宁,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