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88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袋体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环形条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环形条两侧与袋体固定,环形条与袋体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收纳腔包括位于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之间的第一容纳腔、位于第二穿孔与第三穿孔之间的第二容纳腔、位于第三穿孔与第四穿孔之间的第三容纳腔及位于第四穿孔与第一穿孔之间的第四容纳腔,环形条上缠绕有封口绳,封口绳穿过第一容纳腔及第三容纳腔并且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物品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同时也能节省人们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An Automatic Sealing Environment-friendly Cotton-plastic Knitt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
本技术涉及编织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日常使用的便携式编织袋都没有封口设计,装好物品时,物品裸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至于一些具有拉链或者卡扣之类封口设计的编织带则使物品的存放及取出更加麻烦。因此急需一种可以自动封口的编织袋,可避免物品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同时也能节省人们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可避免物品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同时也能节省人们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所述袋体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所述环形条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所述环形条两侧与所述袋体固定,所述环形条与所述袋体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所述环形容纳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之间的第一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穿孔与第三穿孔之间的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三穿孔与第四穿孔之间的第三容纳腔及位于所述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100),所述袋体(100)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110),所述环形条(110)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12)、第三穿孔(113)及第四穿孔(114),所述环形条(110)两侧与所述袋体(100)固定,所述环形条(110)与所述袋体(100)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200),所述环形容纳腔(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2)之间的第一容纳腔(210)、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12)与第三穿孔(113)之间的第二容纳腔(220)、位于所述第三穿孔(113)与第四穿孔(114)之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100),所述袋体(100)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110),所述环形条(110)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12)、第三穿孔(113)及第四穿孔(114),所述环形条(110)两侧与所述袋体(100)固定,所述环形条(110)与所述袋体(100)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200),所述环形容纳腔(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2)之间的第一容纳腔(210)、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12)与第三穿孔(113)之间的第二容纳腔(220)、位于所述第三穿孔(113)与第四穿孔(114)之间的第三容纳腔(230)及位于所述第四穿孔(114)与第一穿孔(111)之间的第四容纳腔(240),所述环形条(110)上缠绕有封口绳(300),所述封口绳(300)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荣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