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
本技术涉及编织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日常使用的便携式编织袋都没有封口设计,装好物品时,物品裸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至于一些具有拉链或者卡扣之类封口设计的编织带则使物品的存放及取出更加麻烦。因此急需一种可以自动封口的编织袋,可避免物品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同时也能节省人们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可避免物品受到空气中细菌或者灰尘的污染,同时也能节省人们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所述袋体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所述环形条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所述环形条两侧与所述袋体固定,所述环形条与所述袋体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所述环形容纳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之间的第一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穿孔与第三穿孔之间的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三穿孔与第四穿孔之间的第三容纳腔及位于所述第四穿孔与第一穿孔之间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环形条上缠绕有封口绳,所述封口绳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及第三容纳腔并且闭合,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上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所述袋体内侧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及所述第四容纳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魔术贴的子面及母面。进一步地,所述磁铁为长条状、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及第四容纳腔的长度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封口绳为弹力绳。进一步地,所述封口绳露出于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100),所述袋体(100)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110),所述环形条(110)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12)、第三穿孔(113)及第四穿孔(114),所述环形条(110)两侧与所述袋体(100)固定,所述环形条(110)与所述袋体(100)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200),所述环形容纳腔(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2)之间的第一容纳腔(210)、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12)与第三穿孔(113)之间的第二容纳腔(220)、位于所述第三穿孔(113)与第四穿孔(114)之间的第三容纳腔(230)及位于所述第四穿孔(114)与第一穿孔(111)之间的第四容纳腔(240),所述环形条(110)上缠绕有封口绳(300),所述封口绳(300)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及第三容纳腔(230)并且闭合,所述第二容纳腔(220)与所述第四容纳腔(240)上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120),所述袋体(100)内侧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20)及所述第四容纳腔(24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封口环保棉塑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敞开的袋体(100),所述袋体(100)敞开的一端环绕设置有环形条(110),所述环形条(110)上沿其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12)、第三穿孔(113)及第四穿孔(114),所述环形条(110)两侧与所述袋体(100)固定,所述环形条(110)与所述袋体(100)之间形成环形容纳腔(200),所述环形容纳腔(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2)之间的第一容纳腔(210)、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12)与第三穿孔(113)之间的第二容纳腔(220)、位于所述第三穿孔(113)与第四穿孔(114)之间的第三容纳腔(230)及位于所述第四穿孔(114)与第一穿孔(111)之间的第四容纳腔(240),所述环形条(110)上缠绕有封口绳(300),所述封口绳(300)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荣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