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32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两个挂接部和两组挂接组件,两个挂接部均设于编织袋本体顶端,两组挂接组件分别与两个挂接部中部固定安装,挂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带,两个第三连接带均设于挂接部中部,两个第三连接带一侧均有第一连接带,两个第三连接带另一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带,相对位置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设有限位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之间设有接触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操作限位组件,可解除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活动限位,给予第一连接带垂直拉力,将第二连接带从挂接部抽出,从而可将第一连接带处的接触带拆卸出进行再利用,提高了编织袋上提手的利用率。提高了编织袋上提手的利用率。提高了编织袋上提手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

技术介绍

[0002]编织袋,是塑料袋的一种,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是经塑料条经纬编织而成,编织袋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成装和包装用,现有环保塑料编织袋中的塑料成分,采用无毒的聚烯烃树脂,添加降解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等原料,使得塑料编织袋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具有一定环保性能;
[0003]现有的塑料编织袋的顶端都会设置有,便于人们携带塑料编织袋的提手,传统的提手均是固定连接在塑料编织袋的顶端,当塑料编织袋破损后,提手往往会随着塑料编织袋一起丢弃,降低了编织袋上提手部分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两个挂接部和两组挂接组件,两个所述挂接部均固定连接于编织袋本体的顶端,两组所述挂接组件分别与两个挂接部的中部固定安装;
[0006]所述挂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带,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均活动穿插设置于挂接部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相对位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挂接条,所述挂接条与第二连接带的中部活动穿插设置,所述挂接条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带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限位长条,所述挂接条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之间固定连接有接触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环形加固圈,所述挂接条的外壁与环形加固圈的内腔活动穿插连接,所述挂接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于限位长条的中部。
[0009]优选的,所述环形加固圈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卡接环,两个所述锥形卡接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带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挂接部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两个矩形加固框,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矩形加固框的内腔活动穿插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编织袋本体包括耐裂层、基层和耐磨层,所述基层固定连接于耐裂层和耐磨层之间。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编织袋本体、挂接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
接带和限位组件,通过操作限位组件,可解除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的活动限位,给予第一连接带垂直拉力,即可将第二连接带从挂接部抽出,从而可将第一连接带处的接触带拆卸出进行再利用,提高了编织袋上提手的利用率;
[0014](2)本技术通过在挂接部设置的矩形加固框,可避免挂接部在与第三连接带的连接位置处,发生磨损现象,增加挂接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挂接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编织袋本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编织袋本体;101、耐裂层;102、基层;103、耐磨层;2、挂接部;3、第一连接带;4、第二连接带;5、固定条;6、矩形加固框;7、第三连接带;8、挂接条;9、环形加固圈;10、锥形卡接环;11、限位长条;12、接触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两个挂接部2和两组挂接组件,两个挂接部2均固定连接于编织袋本体1的顶端,两组挂接组件分别与两个挂接部2的中部固定安装,挂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带7,两个第三连接带7均活动穿插设置于挂接部2的中部,两个第三连接带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两个第三连接带7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4,相对位置的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第二连接带4和第一连接带3均为尼龙材质,第三连接带7设置为牛筋材质,通过尼龙材质的设置,提高第二连接带4和第一连接带3的结构强度,增加了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的使用寿命,牛筋材质的设置,提高了第三连接带7的耐磨损强度,避免第三连接带7与挂接部2中部的在连接位置受到磨损,增加了第三连接带7的使用寿命;
[0022]限位组件包括挂接条8,挂接条8与第二连接带4的中部活动穿插设置,挂接条8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带4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限位长条11,挂接条8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带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4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环形加固圈9,环形加固圈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卡接环10,两个锥形卡接环10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带4的两侧,锥形卡接环10和环形加固圈9均设置为金属材质,环形加固圈9可提高第二连接带4中部与限位长条11在连接位置的耐磨损能力,避免限位长条11长期与第二连接带4在连接位置发生磨损,增加了第二连接带4的使用寿命,同时锥形卡接环10的设置,可将环形加固圈9卡接固定在第二连接带4的中部,提高环形加固圈9与第二连接带4之间连接的强度,且将限位长条11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环形加固圈9的内径,将限位长条11与环形加固圈9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
在限位长条11未受外力作用时,避免编织袋本体1内腔在未承重前,限位长条11脱离环形加固圈9内腔,挂接条8的外壁与环形加固圈9的内腔活动穿插连接,挂接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5,固定条5固定连接于限位长条11的中部,挂接条8设置为尼龙绳,通过限位长条11在环形加固圈9一侧的卡接,且通过挂接条8与环形加固圈9的穿插连接,可将第一连接带3与第二连接带4活动连接,将第二连接带4和第一连接带3进行相对限位;
[0023]挂接部2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两个矩形加固框6,两个第三连接带7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矩形加固框6的内腔活动穿插连接,矩形加固框6可以为塑料材质,避免挂接部2的中部与第三连接带7在连接位置发生磨损现象,提高了挂接部2的使用寿命,两个第一连接带3之间固定连接有接触带12,当编织袋本体1内腔承重后,操作者可用手掌抓柱两个接触带12的外壁,用于提拉编织袋本体1,对编织袋本体1内承载物进行移动,其中要说明的是,编织袋本体1承重后,会使得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受重力作用,发生垂直方向相对位移变化,此时限位长条11长度设置大于环形加固圈9的内径,便可避免限位长条11脱离环形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两个挂接部(2)和两组挂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挂接部(2)均固定连接于编织袋本体(1)的顶端,两组所述挂接组件分别与两个挂接部(2)的中部固定安装;所述挂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带(7),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7)均活动穿插设置于挂接部(2)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带(7)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4),相对位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开裂环保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挂接条(8),所述挂接条(8)与第二连接带(4)的中部活动穿插设置,所述挂接条(8)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带(4)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限位长条(11),所述挂接条(8)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带(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带(3)之间固定连接有接触带(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钱刘志军江小刘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荣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