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772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S11.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S12.将所述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S13.基于所述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实现了上下级岗位的责任清单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了上级对下级责任的有效监管,方便对责任事件进行岗位、人员的追责。

A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Directed Acyclic Grap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责任管理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责任是一种责任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当我们在承担一项责任的时候,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也意味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按照其内在的属性可以分为:角色责任、能力责任、义务责任和原因责任。角色责任指相同角色共性的责任范畴,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角色共性规则下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能力责任指的是,超出共性角色责任要求的责任表现,具有明显的评价性,可以理解为“努力并结合能力做的事情”;义务责任指的是,没有在角色责任限定范围的责任,可以理解为“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原因责任指的是,原因直接导致的责任,由于存在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可以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能力责任和义务责任。责任是权责利为核心的管理中重要的环节,责任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果。例如,将岗位的责任清单分为: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上述各种责任之间有相互联系,可如何确保责任设计时责任清单间的关系清晰,便于事件的责任追究,被监管的责任数据是否到位,从而判断是不是监管不力造成的。目前只有对责任清单和过程数据的结构化管理,并未找到其他有效的管理方式,如:公开号为CN10910217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管理的责任单位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所有责任单位的基础案件数据;根据基础案件数据计算量评价指标、质评价指标、效率评价指标和基准评价指标;设置指标权重,并根据指标权重、量评价指标、质评价指标、效率评价指标和基准评价指标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以对责任单位进行城市管理绩效评价。本专利技术从城市基础管理的角度出发,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管理进行各项评估,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相对准确的绩效评估结果,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的责任单位多角度、全方位公正客观的评价,为城市管理指明了新方向。但是上述专利还是很难理清楚各责任之间的关系,这样导致岗位间责任关系比较模糊,无法对岗位、人员进行追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实现了责任之间的管理,也实现了责任过程的管理,方便对责任事件进行岗位、人员的追责。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包括:S1.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S2.将所述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S3.基于所述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还包括: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包括岗位责任节点。进一步的,步骤S2具体包括:将所述岗位责任节点作为有向无环图中的若干顶点,将岗位责任节点间的指向关系作为有向无环图中连接顶点的若干条有向边;一个岗位责任节点与一个有向无环图顶点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修改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和/或新增所述岗位责任清单。进一步的,同一岗位对应一种或多种岗位责任。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根据所述岗位责任管理方式,获取岗位责任数据;S5.根据所述岗位责任数据执行岗位责任。进一步的,所述岗位责任数据包括时间、岗位、地点、任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之后包括:执行所述岗位责任,生成执行结果;根据所述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对所述执行结果进行评估。进一步的,对所述执行结果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将所述评估结果通过带权的有向无环图显示。进一步的,所述责任是通过人和/或智能机器人执行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上下级岗位的责任清单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了上级对下级责任的有效监管,方便对责任事件进行岗位、人员的追责。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实施例三提供的岗位责任节点间的指向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实现了责任之间的管理,也实现了责任过程的管理,方便对责任事件进行岗位、人员的追责。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1.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S12.将所述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S13.基于所述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其中,责任是通过人和/或智能机器人执行完成。在本实施中,责任通过人执行完成。在步骤S11中,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其中,同一岗位对应一种或多种岗位责任。步骤S11后还包括步骤:修改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和/或新增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在步骤S12中,将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其中,岗位责任清单包括岗位责任节点。具体为,将岗位责任节点作为有向无环图中的若干顶点,将岗位责任节点间的指向关系作为有向无环图中连接顶点的若干条有向边。其中,一个岗位责任节点与一个有向无环图顶点对应。在步骤S13中,基于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具体为,根据步骤S12形成的岗位责任管理的有向无环图,以生成便于管理和追责的岗位责任管理方式。本实施例通过岗位责任清单,生成了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实现了对责任的管理,也实现了责任过程的管理。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11.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S12.将所述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S13.基于所述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S14.根据所述岗位责任管理方式,获取岗位责任数据;S15.根据所述岗位责任数据执行岗位责任。其中,责任是通过人和/或智能机器人执行完成。在本实施中,责任通过人执行完成。在步骤S11中,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其中,同一岗位对应一种或多种岗位责任。步骤S11后还包括步骤:修改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和/或新增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在步骤S12中,将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其中,岗位责任清单包括岗位责任节点。具体为,将岗位责任节点作为有向无环图中的若干顶点,将岗位责任节点间的指向关系作为有向无环图中连接顶点的若干条有向边。其中,一个岗位责任节点与一个有向无环图顶点对应。在步骤S13中,基于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具体为,根据步骤S12形成的岗位责任管理的有向无环图,以生成便于管理和追责的岗位责任管理方式。在步骤S14中,根据岗位责任管理方式,获取岗位责任数据。具体为,当生成岗位责任管理的方式后,根据岗位责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S2.将所述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S3.基于所述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责任清单;S2.将所述岗位责任清单根据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列;S3.基于所述有向无环图生成岗位责任管理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包括岗位责任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将所述岗位责任节点作为有向无环图中的若干顶点,将岗位责任节点间的指向关系作为有向无环图中连接顶点的若干条有向边;一个岗位责任节点与一个有向无环图顶点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修改所述岗位责任清单;和/或新增所述岗位责任清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责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炅谢彐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