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流道自润滑结构的动压气浮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63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内流道自润滑结构的动压气浮轴承,涉及轴承技术,其转子轴颈表面光滑,在轴承体内表面开设增压流道槽结构;轴承体内表面选用耐磨、耐高温、高强度及固体自润滑性能的材料;采用橡胶圈、金属橡胶及弹性复合材料减振措施的结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轴承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启停等短时间对接触表面的耐磨性能,而且还降低了对工质含杂质、温度等指标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气浮轴承承载稳定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拓宽了气浮轴承应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用于高速旋转机械,是一种内流道自润滑 结构的动压气浮轴承。
技术介绍
气浮轴承是20世纪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它与常 规油质润滑轴承(滚动轴承或油质滑动轴承)相比,具有很多良好的特性, 如高转速、高精度、低功耗、无污染和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因 此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机床及医疗等行业,尤其是在高速回转机械和 超精密仪器
更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动压气浮轴承润滑主要有两种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一种是轴流 槽式,如图1所示,是现有轴流槽式动压气浮轴承剖视图,图中,转子轴 颈l、轴承体2、转子轴颈1外圆表面的增压流道槽3、弹性圈4。另一种 是弹性箔片式,如图2所示,图中,转子轴颈l、轴承体2、弹性耐磨箔 片3。轴流槽式动压气浮轴承是在轴颈表面加工成气流槽道,并且动静间隙成楔状的相对移动表面沿移动方向间隙逐渐变小,利用气体的粘性作用, 在相对移动的楔形表面拖带产生压力使轴悬浮起来(见B.H德洛芝道 维奇著,郑丽珠译,《动压气浮轴承》,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箔片 式动压气浮轴承则是根据气弹结构耦合作用原理设计的轴承,利用动静混合 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流道自润滑结构的动压气浮轴承,包括转子轴颈、轴承体、增压流道槽、弹性圈;其特征在于:转子轴颈表面光滑,在轴承体内表面上设置螺旋状增压流道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福陈策黄东成岳凤山于达仁崔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