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747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设计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RBF神经网络逼近系统动力学非线性项;设计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器;将设计的控制器作用在系统上,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目标智能体的控制。本方法对外界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模型未知非线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能保证系统固定时间内收敛,收敛时间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该方法适用范围宽广,可应用于对收敛时间要求较高的系统。

A Fixed-Time Cooperative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for Second-Order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协同跟踪控制技术的研究,涉及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在固定时间内实现对机动目标的协同跟踪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有两个主要的研究点:收敛的一致性状态选取和一致性收敛速度。其中,一致性收敛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很多实际系统对收敛时间有苛刻的要求,所以有学者提出了有限时间协同控制,使得系统的收敛任务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但是,由于收敛时间的上界与系统初始状态有关,当初始状态误差趋于无穷时,有限时间收敛的估计上界可能接近无穷,且系统初始状态往往是不确定的,这使得有限时间收敛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进一步,有学者提出固定时间协同控制,使系统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协同操作,而且收敛时间的界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根据收敛时间的界可以确定系统参数的范围,使系统在期望时间内实现协同控制。目前,解决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基于齐次性原理和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方法。现有文献研究成果主要针对简单的动力学模型,比如单积分系统、双积分系统、带有界扰动的二阶系统以及带有满足Holder连续性的非线性二阶系统,对连续的任意二阶非线性系统以及系统扰动的界未知这种复杂模型的固定时间协同控制研究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针对一般的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存在未知扰动和未知非线性动力学的条件下,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在固定时间内跟踪机动目标智能体的协同跟踪控制。技术方案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设计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二阶非线性系统由N个跟随智能体和一个目标智能体(标记为0)组成,第i(i=1,2,…,N)个跟随智能体,其中xi∈Rn,vi∈Rn,ui∈Rn,f(xi,vi,t)∈Rn,di∈Rn,t分别表示智能体i的位置;第i个跟随智能体的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变量:其中:k1>0,0<n1<1,且满足关系0<n1k1<1,定义向量y=(y1,y2,…,yn)T∈Rn和常数k≥1,则sigk(y)满足运算关系sigk(y)=(sign(y1)|y1|k,sign(y2)|y2|k,…,sign(yn)|yn|k)T,其中sign(·)表示符号函数,|·|表示求绝对值运算;κi(e1i)是一个n阶对角矩阵,对角元素κiχ(e1iχ),χ=1,2,…,n,为:式中参数σ1i>0,σ2i>0,β>0,m1>1,0<δ0≤1是常数,且满足关系m1k1>1;步骤2、设计RBF神经网络逼近系统动力学非线性项: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函数gi(Θi),得到系统动力学非线性项:gi(Θi)=Wi*Thi(Θi)+εi其中Θi={(xi,xj,vi,vj,bix0,biv0)|j∈Ni},Wi*是理想神经网络权重矩阵,hi(Θi)是基向量,Wi*T是矩阵Wi*的转置,εi是估计误差,满足不等式||εi||是向量εi的向量二范数,是一个未知正常数;设计的自适应律:其中为的一阶导数,Γi是正定对角矩阵,siT是si的转置,是的转置,Wi是正常数,表示求矩阵的迹。定义向量y=(y1,y2,…,yn)T∈Rn和常数k>0,则|y|k满足运算关系|y|k=(|y1|k,|y2|k,…,|yn|k)T,diag(|y|k)是以向量|y|k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步骤3、设计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器:跟随智能体i的控制输入ui:其中为的倒数,α1>0,α2>0,0<γ1<1,γ2>1是设计的常数,uj表示智能体j的控制输入。是一个n阶对角矩阵,对角元素定义如下:是一个n维向量,元素定义为:其中符号sin(·)是三角正弦函数,π是圆周率,τ是一个正常数;自适应控制项为:其中||·||是向量的二范数,Δi是正常数,估计项是对未知扰动上界dMi的估计,dMi定义如下:估计项的自适应律为:其中为的一阶导数,θi和是设计的正常数;步骤4:每个跟随智能体i与相邻跟随智能体j之间能够互相发送和接收彼此的状态量信息和控制量信息,部分跟随智能体i能接收目标智能体0的状态信息,跟随智能体i根据自身的和接收的状态信息计算协同位置误差e1i和协同速度误差e2i,然后计算非奇异终端滑模变量si,最后根据协同误差和滑模变量计算作用在智能体上的控制量ui,实现跟随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目标智能体的控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变结构设计以及RBF神经网络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实现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机动目标的控制方法,设计的方法对外界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模型未知非线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能保证系统固定时间内收敛,收敛时间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该方法适用范围宽广,可应用于对收敛时间要求较高的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二阶非线型多智能体系统在固定时间内实现协同跟踪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实现固定时间内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对运动目标的快速稳定跟踪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面;2)设计RBF神经网络逼近系统动力学非线性项;3)设计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器;4)将设计的控制器作用在系统上,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目标智能体的控制所述步骤1)中,为了便于后面控制器的设计,定义基于信息交互的智能体的协同误差,利用定义的协同误差设计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假设二阶非线性系统由N个跟随智能体和一个目标智能体(标记为0)组成,第i(i=1,2,…,N)个跟随智能体的动力学方程为:其中xi∈Rn,vi∈Rn,ui∈Rn,f(xi,vi,t)∈Rn,di∈Rn,t分别表示智能体i的位置,位置一阶导数,速度,速度一阶导数,控制输入,非线性项,输入扰动和时间。扰动di满足约束||di||≤dm,其中||di||是扰动的向量二范数,dm是一个未知的正常数。目标智能体的动力学方程为:其中x0∈Rn,v0∈Rn,f(x0,v0,t)∈Rn和t分别是目标的位置,位置一阶导数,速度,速度一阶导数,非线性项和时间。定义第i个跟随智能体的协同位置误差e1i和协同速度误差e2i变量如下:其中xj∈Rn和vj∈Rn分别表示跟随智能体j的位置和速度。其中aij为跟随智能体之间信息交互邻接矩阵A的第i行、j列的元素,表示跟随智能体i和j之间信息交互的权值,aij>0表示智能体i能得到智能体j的信息,则智能体j是智能体i的邻居,智能体i的所有邻居的集合表示为Ni={j|aij>0,j=1,2,…,N},aij=0表示智能体i不能得到j的信息。bi为表示跟随智能体i与目标智能体之间通信关系对角矩阵B=diag(b1,b2,…,bn)的元素,bi>0表示跟随智能体i能得到目标智能体的信息,bi=0表示智能体i不能得到目标的信息。设计第i个跟随智能体的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变量si如下: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设计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二阶非线性系统由N个跟随智能体和一个目标智能体(标记为0)组成,第i(i=1,2,…,N)个跟随智能体,其中xi∈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设计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二阶非线性系统由N个跟随智能体和一个目标智能体(标记为0)组成,第i(i=1,2,…,N)个跟随智能体,其中xi∈Rn,vi∈Rn,ui∈Rn,f(xi,vi,t)∈Rn,di∈Rn,t分别表示智能体i的位置;第i个跟随智能体的固定时间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变量:其中:k1>0,0<n1<1,且满足关系0<n1k1<1,定义向量y=(y1,y2,…,yn)T∈Rn和常数k≥1,则sigk(y)满足运算关系sigk(y)=(sign(y1)|y1|k,sign(y2)|y2|k,…,sign(yn)|yn|k)T,其中sign(·)表示符号函数,|·|表示求绝对值运算;κi(e1i)是一个n阶对角矩阵,对角元素κiχ(e1iχ),χ=1,2,…,n,为:式中参数σ1i>0,σ2i>0,β>0,m1>1,0<δ0≤1是常数,且满足关系m1k1>1;步骤2、设计RBF神经网络逼近系统动力学非线性项: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函数gi(Θi),得到系统动力学非线性项:gi(Θi)=Wi*Thi(Θi)+εi其中Θi={(xi,xj,vi,vj,bix0,biv0)|j∈Ni},Wi*是理想神经网络权重矩阵,hi(Θi)是基向量,Wi*T是矩阵Wi*的转置,εi是估计误差,满足不等式||εi||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攀峰刘亚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