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防抱轴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29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剖分式轴瓦,是由两块轴瓦2、3,轴承盖4、轴承座5组成,上轴瓦2、下轴瓦3的内径相等,外径相差一定尺寸,该外径之差与轴承盖4与轴承座5的内径之差相等。该防抱轴瓦是由两块内径相同、外径不同的轴瓦分别通过定位唇安装在与它们相对应的轴承座与轴承盖上,轴瓦与轴承座固定为一体,这样轴瓦不会在润滑不足时发生抱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轴瓦,尤其是一种剖分式滑动轴瓦。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主轴承、连杆轴承一般都采用两块对称的剖分式轴瓦,通过定位唇安装在轴承座与轴承盖上,轴承盖再经螺栓固定在轴承座上,组成完整的滑动轴承。这种剖分式滑动轴瓦在发动机运转时,当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有故障致使润滑油不能到达主轴瓦或连杆轴瓦时,主轴颈或连杆轴颈就会因缺油而与滑动轴瓦形成干磨擦,产生高温,将主轴颈与主轴瓦熔合在一起,本来固定不动的轴瓦就会与主轴颈熔着、粘连而克服轴瓦上的定位唇的楔形,引起主轴瓦曲轴、主轴颈一起在轴承盖、轴承座内旋转,即形成抱瓦(俗称“走外圆”),一旦轴瓦发生抱瓦,轴瓦尤其是其上的定位唇就会滑伤轴承座、轴承盖。而发动机的缸体于轴承座是铸成一体的,轴承座划伤后一般无法修复,只能报废,缸体也随之报废,严重的抱瓦可造成发动机曲轴、缸体、主轴承盖报废,损失巨大。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得到一种可防止发生抱瓦的剖分式轴瓦,其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发动机防抱轴瓦,是由两块轴瓦2、3,轴承盖4、轴承座5组成,上轴瓦2、下轴瓦3的内径相等,外径相差一定尺寸。所述的轴瓦外径之差与轴承盖4与轴承座5的内径之差相等。附图为本技术发动机防抱轴瓦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防抱轴瓦是由两块内径相同、外径不同的轴瓦分别通过定位唇安装在与它们相对应的轴承座与轴承盖上,由于上下轴瓦的外径有小有大,它们对应的轴承座与轴承盖的内径也不一样,能防止发动机轴瓦走外圆。参见附图,1为安装固定在滑动轴承内的曲轴主轴颈,上轴瓦2与下轴瓦3的内径相同(与主轴径1形成公差配合),上轴瓦2的外径比下轴瓦3的外径大,两者的厚度差为S,轴瓦2通过定位唇固定在轴承盖4内,轴瓦3则通过定位唇固定在与发动机缸体铸造成一体的轴承座5内,轴承盖4则通过螺栓6固定在轴承座5上,上轴瓦2、下轴瓦3、轴承盖4、轴承座5构成滑动轴承。由于上轴瓦2与下轴瓦3内径相同,外径不一,与它们相对应的轴承盖4也比轴承座5半径大,两者相差也为S,该结构使上轴瓦2上与下轴瓦3厚的部分(长度为S)与轴承座5上对应的S段贴和,这就使得上下轴瓦无法在轴承座、盖内转动,无法走外圆,这样就保护了发动机缸体不致因轴承而导致报废。本技术采用两块内径相同、外径不同的滑动轴瓦结构,使该种轴瓦与轴承座固定为一体,使轴瓦不会在润滑不足时发生抱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防抱轴瓦,是由两块轴瓦,轴承盖、轴承座组成,其特征是上轴瓦、下轴瓦的内径相等,外径相差一定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防抱轴瓦,其特征是所述的轴瓦外径之差与轴承盖与轴承座的内径之差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剖分式轴瓦,是由两块轴瓦2、3,轴承盖4、轴承座5组成,上轴瓦2、下轴瓦3的内径相等,外径相差一定尺寸,该外径之差与轴承盖4与轴承座5的内径之差相等。该防抱轴瓦是由两块内径相同、外径不同的轴瓦分别通过定位唇安装在与它们相对应的轴承座与轴承盖上,轴瓦与轴承座固定为一体,这样轴瓦不会在润滑不足时发生抱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文档编号F16C33/08GK2286503SQ9721513公开日1998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舒海水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防抱轴瓦,是由两块轴瓦[2、3],轴承盖[4]、轴承座[5]组成,其特征是:上轴瓦[2]、下轴瓦[3]的内径相等,外径相差一定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海水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