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20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铝及铝合金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包括上冲压板、中模和下冲压板,所述上冲压板和下冲压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冲压板上的安装孔内壁安装有上冲杆,所述上冲压板的侧壁固定有上冲压圈,所述上冲压圈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中模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中模的上表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中模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中模的成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耐磨层,通过耐磨层的设置,将材质坚硬的耐磨层镶套在成型槽内壁,在压制成型硬度较高的添加剂时,使必须与模具接触的添加剂材料对中模产生的磨损较小,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可以保持成型槽内壁的光滑度,使脱模较为顺利。

A Molding Mould for Additive of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铝及铝合金添加剂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铝及铝合金添加剂用来按合金牌号要求向熔融铝中添加各种元素,包括铜、铁、锰、铬、钛、锆和镍等,由于单一金属熔点高,无法在铝中直接熔解加入,故需要做成元素含量为75%或80%的添加剂,要求添加剂的物理性能:密度大于铝的密度2.7g/cm3;跌落试验:高度为900mm,自由落体,跌碎料比例小于15%,这就要求添加剂在模具内成型,而且有一定的强度。添加剂发展从1986年开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刚开始的成型模具均是使用A3钢,单孔,添加剂材料首先装入一个小塑料内袋,然后在模腔中压制成型,由于有了内袋,压制速度虽然慢,但对模具本身摩擦力小,就算是A3钢材料的模具都还算比较耐用,模具材料成本也比较低。为了能使模具使用寿命更长,模具使用成本更低,我们也使用过内镶铬钢材料,更加耐磨。但内套的袋子属于聚乙烯PE材料,在进入720-750℃的铝熔体中时会产生烟气和火焰,并有气味产生。随着全球环保的严控,这些材料在很多国家均被列入污染源,被要求弃用所有的塑料袋包装,改为铝箔或纸张等无污染材料,这就意味着添加剂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必须直接与模具接触,这对模具是个严峻的考验,尤其在生产高熔点高硬质点添加剂如钛剂或锰剂时,模具成型段很快变形致使无法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包括上冲压板、中模和下冲压板,所述上冲压板和下冲压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冲压板上的安装孔内壁安装有上冲杆,所述上冲压板的侧壁固定有上冲压圈,所述上冲压圈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中模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中模的上表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中模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中模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层,所述下冲压板的下表壁通过贯穿下冲压板的连接栓固定有模垫,所述下冲压板上的安装孔内壁安装有下冲杆,所述模垫的中部安装有贯穿模垫的固定架。优选的,所述上冲杆、成型槽和下冲杆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上冲杆以上冲压板的中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且四个所述上冲杆的四条中心轴线分别与四条成型槽的中心轴线和四条下冲杆的中心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上冲压板与成型槽滑动连接,所述下冲杆与成型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冲杆的外径、成型槽的内径和下冲杆的外径均相等,且成型槽的高度等于上冲杆伸出上冲压板下方的最长长度。优选的,所述上冲压板、中模和下冲压板两两平行设置,且所述滑槽中心轴线与上冲压板下表壁垂直,所述固定架中心轴线与模垫下表壁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耐磨层,通过耐磨层的设置,将材质坚硬的耐磨层镶套在成型槽内壁,在压制成型硬度较高的添加剂时,使必须与模具接触的添加剂材料对中模产生的磨损较小,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可以保持成型槽内壁的光滑度,使脱模较为顺利。(2)本技术设置了上冲压圈、上冲压板和上冲杆,通过上冲压圈和上冲压板的设置,使上冲杆与上冲压板可以分开移动,既能压制添加剂,又便于上冲杆将成型槽内压制成型的添加剂推出至成型槽的外部,起到辅助脱模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冲压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模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下冲压板的俯视图。图中:1、上冲压板;2、上冲压圈;3、上冲杆;4、定位孔;5、中模;6、下冲杆;7、下冲压板;8、模垫;9、固定架;10、连接栓;11、固定座;12、耐磨层;13、成型槽;14、滑槽;15、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包括上冲压板1、中模5和下冲压板7,上冲压板1和下冲压板7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5,上冲压板1上的安装孔15内壁安装有上冲杆3,上冲压板1的侧壁固定有上冲压圈2,上冲压圈2单独带动上冲压板1移动至中模5的上方,使上冲杆3和上冲压板1分开移动,上冲压圈2的中部开设有滑槽14,中模5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11,中模5的上表壁开设有定位孔4,定位孔4可防止中模5转动成型槽13偏移,中模5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中模5的成型槽13,成型槽13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层12,耐磨层12质地坚硬,在压实硬度较大的添加剂时,起到保护中模5的作用,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可以保持成型槽13内壁的光滑度,使脱模较为顺利,下冲压板7的下表壁通过贯穿下冲压板7的连接栓10固定有模垫8,下冲压板7上的安装孔15内壁安装有下冲杆6,模垫8的中部安装有贯穿模垫8的固定架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冲杆3、成型槽13和下冲杆6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上冲杆3以上冲压板1的中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且四个上冲杆3的四条中心轴线分别与四条成型槽13的中心轴线和四条下冲杆6的中心轴线重合,使模具实现一次冲压可以制作四块添加剂模块,提高装置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冲压板1与成型槽13滑动连接,下冲杆6与成型槽13滑动连接,使下冲压板7与中模5可以相互组合,下冲杆6将成型槽13下端很好的封闭,同时使上冲杆3插入成型槽13内壁,完成添加剂的压实。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冲杆3的外径、成型槽13的内径和下冲杆6的外径均相等,且成型槽13的高度等于上冲杆3伸出上冲压板1下方的最长长度,在脱模时,中模5向上移动,上冲杆3完全伸入到成型槽13内部,保证可以将成型的添加剂模块顶出至成型槽13的外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冲压板1、中模5和下冲压板7两两平行设置,且滑槽14中心轴线与上冲压板1下表壁垂+直,固定架9中心轴线与模垫8下表壁垂直,保证每次冲程压制添加剂的顺利进行。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模具固定在模架上,中模5向下移动与下冲压板7卡接,下冲杆6滑动至成型槽13内壁,将每个成型槽13内部添加上相同分量的添加剂粉末,上冲压圈2向下移动带动上冲压板1移动至中模5的上表壁后,上冲杆3向下滑动至成型槽13的内壁,上冲杆3继续下压,将添加剂粉末压实紧密形成圆柱体块状,中模5与上冲压板1向上移动,成型后的添加剂在上冲杆3的推动下移出至成型槽13的外部,完成添加剂成型制作,成型槽13表壁的耐磨层12对中模5起到保护作用,减小硬度较大的添加剂对中模5的磨损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包括上冲压板(1)、中模(5)和下冲压板(7),所述上冲压板(1)和下冲压板(7)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板(1)上的安装孔(15)内壁安装有上冲杆(3),所述上冲压板(1)的侧壁固定有上冲压圈(2),所述上冲压圈(2)的中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中模(5)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中模(5)的上表壁开设有定位孔(4),所述中模(5)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中模(5)的成型槽(13),所述成型槽(13)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层(12),所述下冲压板(7)的下表壁通过贯穿下冲压板(7)的连接栓(10)固定有模垫(8),所述下冲压板(7)上的安装孔(15)内壁安装有下冲杆(6),所述模垫(8)的中部安装有贯穿模垫(8)的固定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包括上冲压板(1)、中模(5)和下冲压板(7),所述上冲压板(1)和下冲压板(7)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板(1)上的安装孔(15)内壁安装有上冲杆(3),所述上冲压板(1)的侧壁固定有上冲压圈(2),所述上冲压圈(2)的中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中模(5)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中模(5)的上表壁开设有定位孔(4),所述中模(5)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中模(5)的成型槽(13),所述成型槽(13)的内壁设置有耐磨层(12),所述下冲压板(7)的下表壁通过贯穿下冲压板(7)的连接栓(10)固定有模垫(8),所述下冲压板(7)上的安装孔(15)内壁安装有下冲杆(6),所述模垫(8)的中部安装有贯穿模垫(8)的固定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及铝合金添加剂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杆(3)、成型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华钰有色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