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143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机床,下安装板的底部固定焊接在机床顶部一侧的表面上,下安装板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一辊轮,第一辊轮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的两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一侧的机床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二辊轮,第二辊轮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二转动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警示灯、气缸、距离传感器、第二辊轮、单片机控制器和电加热板,解决了现有的校直装置在校直时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现有的校直装置不能做到实时的检测和对于不同厚度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校直时操作繁琐的问题。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Aluminum Alloy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板材在生产中因为诸多原因往往会出现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铝合金的加工中需要通过校直装置对其进行校直,现用的校直装置主要是辊轮式铝合金板材校直机,在使用中,通过校直机上下整排的辊轮对铝合金板材进行滚压校直。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有的校直装置的上下排辊轮采用刚性设置,在对铝合金板材进行校直时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影响校直的结果;2.现有的校直装置对于校直完成的铝合金板材不能做到实时的检测,对于流水化的校直加工中,很难及时发现校直效果不好的铝合金板材,容易造成铝合金板材的浪费;3.现有的校直装置对于不同厚度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校直时,需要人工进行调整上下排滚轮的位置,操作复杂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校直装置在校直时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现有的校直装置不能做到实时的检测和对于不同厚度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校直时操作繁琐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包括上安装板(4)、下安装板(8)和机床(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焊接在机床(9)顶部一侧的表面上,所述下安装板(8)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一辊轮(7),所述第一辊轮(7)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一转动柱(19),所述第一转动柱(19)的两侧通过滚动轴承(13)转动连接在下安装板(8)上,所述下安装板(8)一侧的机床(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二辊轮(10),所述第二辊轮(10)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二转动柱(20),所述第二转动柱(20)的两侧通过滚动轴承(13)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包括上安装板(4)、下安装板(8)和机床(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焊接在机床(9)顶部一侧的表面上,所述下安装板(8)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一辊轮(7),所述第一辊轮(7)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一转动柱(19),所述第一转动柱(19)的两侧通过滚动轴承(13)转动连接在下安装板(8)上,所述下安装板(8)一侧的机床(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二辊轮(10),所述第二辊轮(10)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二转动柱(20),所述第二转动柱(20)的两侧通过滚动轴承(13)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2)上,所述第二辊轮(10)之间位置下方的机床(9)的顶部上安装有电加热板(17),所述下安装板(8)的正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板(4),所述上安装板(4)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第三辊轮(6),所述第三辊轮(6)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第三转动柱(18),所述第三转动柱(18)的两侧通过滚动轴承(13)转动连接在上安装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板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8)上靠近安装架(12)一侧的第一转动柱(19)的一端穿过下安装板(8)的一侧侧面与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嵌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方有是玉丰刘峰刘其源李姚君刘波刘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