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85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包括机体和过滤设备,所述机体的外壁一侧连接有连接管道,且机体远离连接管道的一侧分布有S形管道,所述过滤设备安装于S形管道的内侧底部,且S形管道的外壁顶部固定有导热设备,所述导热设备的顶部设置有散热设备,所述S形管道的末端连接有储液池。该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设置有过滤设备,过滤设备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筒、隔板、盖体、滤布和活性碳层,冷却液与换热设备进行交换热能,对换热设备进行降温,冷却液从连接管道流入S形管道内时,通过滤布和活性碳层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将残渣阻挡至盖体内,便于后续使用者对残渣进行拿去,便于使用者使用。

A Closed Circulating Water Device for Industrial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新工业加工
,具体为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
技术介绍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在企业发展中,需要一种可靠性强的循环水系统对工业机器进行降温,同时循环水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工业生产中的不必要的冷却水浪费。现有的循环水装置在使用中多采用直管与冷却设备进行连接,导致冷却水的流速过快,无法充分将热能传输至冷却设备内,需要进行多次循环散热,无疑提高设备能耗,同时在使用者水冷却对管壁进行腐蚀,可能导致冷却水出现杂质,影响整体导热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循环水装置在使用中多采用直管与冷却设备进行连接,导致冷却水的流速过快,无法充分将热能传输至冷却设备内,需要进行多次循环散热,无疑提高设备能耗,同时在使用者水冷却对管壁进行腐蚀,可能导致冷却水出现杂质,影响整体导热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包括机体和过滤设备,所述机体的外壁一侧连接有连接管道,且机体远离连接管道的一侧分布有S形管道,所述过滤设备安装于S形管道的内侧底部,且S形管道的外壁顶部固定有导热设备,所述导热设备的顶部设置有散热设备,所述S形管道的末端连接有储液池。优选的,所述过滤设备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筒、隔板、盖体、滤布和活性碳层,且过滤筒的中部贯穿有隔板,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连接有盖体,且过滤筒的一侧安装有滤布,所述滤布的底部固定有活性碳层。优选的,所述隔板沿过滤筒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过滤筒与S形管道之间为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热设备的内部包括有合金铝管和横杆,且合金铝管顶部内侧连接有横杆,所述合金铝管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横杆外侧。优选的,所述散热设备的内部包括安装盘、风扇、十字连接件和风扇,且安装盘的两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盘的中部安装有十字连接件,且十字连接件的内侧中部固定有风扇。优选的,所述散热设备通过风扇与机体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散热设备与导热设备之间呈平行状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设置有过滤设备,过滤设备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筒、隔板、盖体、滤布和活性碳层,过滤设备通过法兰盘与S形管道相通过,通过法兰连接具有优异的密封性于可拆卸性,防止在安装中出现连接处出现漏液的情况,同时冷却液与换热设备进行交换热能,对换热设备进行降温,冷却液从连接管道流入S形管道内时,流入过滤设备内,隔板将过滤设备分隔成两个联通的管道,冷却液流入至滤布内时,通过滤布和活性碳层对冷却液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减少冷却液中长时间腐蚀出的残渣,将残渣阻挡至盖体内,便于后续使用者对残渣进行拿去,便于使用者使用;导热设备的内部包括有合金铝管和横杆,且合金铝管顶部内侧连接有横杆,所述合金铝管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横杆外侧,导热设备采用合金铝管作为导热金属,通过合金铜优异的导热性同时合金铝管与S形管道的顶部外壁相互贴合,能够有效对热能进行传递,降低冷却液温度,并且S形管道能通有效降低液体流速,能够保证导热设备对冷却液充分导热,加快冷却液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连接管道;3、S形管道;4、过滤设备;401、过滤筒;402、隔板;403、盖体;404、滤布;405、活性碳层;5、导热设备;501、合金铝管;502、横杆;6、散热设备;601、安装盘;602、固定板;603、十字连接件;604、风扇;7、储液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包括机体1、连接管道2、S形管道3、过滤设备4、过滤筒401、隔板402、盖体403、滤布404、活性碳层405、导热设备5、合金铝管501、横杆502、散热设备6、安装盘601、固定板602、十字连接件603、风扇604和储液池7,机体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连接管道2,且机体1远离连接管道2的一侧分布有S形管道3,过滤设备4安装于S形管道3的内侧底部,且S形管道3的外壁顶部固定有导热设备5,过滤设备4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筒401、隔板402、盖体403、滤布404和活性碳层405,且过滤筒401的中部贯穿有隔板402,过滤筒401的底部连接有盖体403,且过滤筒401的一侧安装有滤布404,滤布404的底部固定有活性碳层405,隔板402沿过滤筒40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过滤筒401与S形管道3之间为法兰连接,过滤设备4通过法兰盘与S形管道3相通过,通过法兰连接具有优异的密封性于可拆卸性,防止在安装中出现连接处出现漏液的情况,同时冷却液与换热设备进行交换热能,对换热设备进行降温,冷却液从连接管道2流入S形管道3内时,流入过滤设备4内,隔板402将过滤设备4分隔成两个联通的管道,冷却液流入至滤布404内时,通过滤布404和活性碳层405对冷却液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减少冷却液中长时间腐蚀出的残渣,将残渣阻挡至盖体403内,便于后续使用者对残渣进行拿去,便于使用者使用;导热设备5的内部包括有合金铝管501和横杆502,且合金铝管501的顶部内侧连接有横杆502,合金铝管501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横杆502外侧,导热设备5采用合金铝管501作为导热金属,通过合金铝管501优异的导热性,合金铝管501与S形管道3的顶部外壁相互贴合,能够有效对热能进行传递,降低冷却液温度,并且S形管道3能通有效降低液体流速,能够保证导热设备5对冷却液充分导热,加快冷却液散热;导热设备5的顶部设置有散热设备6,S形管道3的末端连接有储液池7,散热设备6的内部包括安装盘601、风扇604、十字连接件603和风扇604,且安装盘601的两侧连接有固定板602,安装盘601的中部安装有十字连接件603,且十字连接件603的内侧中部固定有风扇604,散热设备6通过风扇604与机体1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散热设备6与导热设备5之间呈平行状分布,当使用者需要对导热设备5进行散热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开启风扇604,风扇604向外鼓风,加快导热设备5内的空气流速,能够有效对导热设备5进行散热,同时固定板602与机体1之间为焊接,能够有效保证整个装置在使用中不易发生断裂倒塌的情况,并且当风扇604损坏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十字连接件603四周的六角螺钉,将十字连接件603拆卸下来,便于使用者近距离对风扇604进行维修。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首先通过开启加压设备,对储液池7进行加压,此时冷却液从连接管道2流入换热设备内,冷却液与换热设备进行交换热能,对换热设备进行降温,冷却液从连接管道2流入S形管道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包括机体(1)和过滤设备(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连接管道(2),且机体(1)远离连接管道(2)的一侧分布有S形管道(3),所述过滤设备(4)安装于S形管道(3)的内侧底部,且S形管道(3)的外壁顶部固定有导热设备(5),所述导热设备(5)的顶部设置有散热设备(6),所述S形管道(3)的末端连接有储液池(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包括机体(1)和过滤设备(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连接管道(2),且机体(1)远离连接管道(2)的一侧分布有S形管道(3),所述过滤设备(4)安装于S形管道(3)的内侧底部,且S形管道(3)的外壁顶部固定有导热设备(5),所述导热设备(5)的顶部设置有散热设备(6),所述S形管道(3)的末端连接有储液池(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设备(4)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筒(401)、隔板(402)、盖体(403)、滤布(404)和活性碳层(405),且过滤筒(401)的中部贯穿有隔板(402),所述过滤筒(401)的底部连接有盖体(403),且过滤筒(401)一侧安装有滤布(404),所述滤布(404)的底部固定有活性碳层(4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加工用闭式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02)沿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慧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