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用载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68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用载物装置,包括能够用于装载物品的载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正浮力的浮力器,所述载物器和浮力器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脱离式连接;装载有物品的载物器为负浮力,该负浮力与所述浮力器的正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本发明专利技术水下用载物装置能够扩大水下航行器携带任务载荷的能力,拓展其应用范围。

Underwater Carri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用载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载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用载物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潜航器(英文缩写为UUV,英文全名UnmannedUnderwaterVehicle)也被称为“潜水机器人”或“水下机器人”,是无人驾驶、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器具,用于代替潜水员或载人小型潜艇进行深海探测、救生、排除水雷等高危险性水下作业,具有用途广和应用前景好的优点。现有公告号CN106741647B,名为“一种UUV海底驻留的锚泊装置及方法”的专利公开的是一种将UUV驻留在海底来完成任务的技术方案。但是,因为UUV存在造价高昂,续航能力有限的特点;所以,将UUV驻留在海底存在较高风险(例如,长时间使用后难以确保可靠回收;海底环境恶劣多变,易对UUV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风险以及降低UUV本体的研发成本、制造难度和造价,也为了使得UUV的性能提升与拓展起来更为方便,考虑在UUV本体的外部配置任务模块,从而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灵活选用对应的任务模块来完成任务(例如:水下或海底探测传感器、亦或通讯控制模块等)。但是,UUV自身在水中一般为零浮力状态,任务模块通常为负浮力状态,直接装载任务模块会破坏UUV的浮力平衡,导致UUV航行困难。故如何设计一种水下载物装置让UUV外部携带的任务模块自身保持零浮力状态,满足UUV的航行条件是需要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让UUV外部携带的任务模块自身保持零浮力状态,满足UUV航行的必备条件的水下用载物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水下用载物装置,包括能够用于装载物品的载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正浮力的浮力器,所述载物器和浮力器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脱离式连接;装载有物品的载物器为负浮力,该负浮力与所述浮力器的正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水下用载物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能够让UUV外部携带的任务模块自身保持零浮力状态,满足UUV航行的必要条件”,理由是:因为,采用正浮力的浮力器来与载物器相连接,且浮力器的正浮力与装载任务模块后的载物器的负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所以,载物器与浮力器共同组成的水下用载物装置在水下的负浮力趋近于零,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水下用载物装置与UUV连接而不破坏UUV的浮力状态,满足UUV的航行的必要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用载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用载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用载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夹持释放机构的大部分结构)。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用载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浮力器的外壳)。图5为图4中I处放大图。图6为触发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夹持释放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安装座和一对安装平板中位于上方的一块)。图中标记为:1载物器;2浮力器:外壳:211圆筒段,212端盖,213密封用堵头,进水开启机构:221活塞,222连接杆,223拉簧,224推拉块,225钩挂件;触发机构:226限位件(2261固定部,2262限位部),227限位钉(2271推块);3夹持释放机构:31被夹件(311被夹部);可控夹持爪:32夹持块(321夹持部);33锁定柱,34锁定块(341凸柱,342限位凹槽),中间限位块(351连接部,352限制部),36安装平板,37电磁铁;夹紧微调机构:38调节螺钉;39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水下用载物装置,包括能够用于装载物品的载物器1;还包括具有正浮力的浮力器2,所述载物器1和浮力器2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脱离式连接;装载有物品的载物器1为负浮力,该负浮力与所述浮力器2的正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上述水下用载物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能够让UUV外部携带的任务模块自身保持零浮力状态,满足UUV航行的必要条件”,理由是:因为,采用正浮力的浮力器来与载物器相连接,且浮力器的正浮力与装载任务模块后的载物器的负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所以,载物器与浮力器共同组成的水下用载物装置在水下的负浮力趋近于零,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水下用载物装置与UUV连接而不破坏UUV的浮力状态,满足UUV正常航行的必要条件。其中,所述载物器1整体为筒体形结构,该筒体形结构的两端具有端板,所述筒体形结构上具有供物品装入的装入口。筒体形结构的载物器1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造价低,结构强度高的优点。此外,载物器1为筒体形结构,也便于在载物器1筒体结构的两端各自安装浮力器2,这样可使得由载物器1和浮力器2组成的水下用载物装置的质心更靠近几何中心,从而可帮助使得挂载安装在无人潜航器外部的水下用载物装置整体能够更为平稳。实施时,优选载物器1为圆筒形结构。这样可使得载物器1具有的优点是:1、承压能力更强,更适于在水下高压环境使用,装载更为可靠;2、水阻更小;3、易于采用夹爪进行夹固,也便于通过松开夹爪来完成释放。其中,所述载物器1的筒体形结构两端的端板中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式固定装配,该可拆的端板拆离后即构成所述装入口。上述装入口的结构简单,不仅易于加工制造;也易于采用密封圈或密封垫来实现连接处的可靠密封,密封难度低,更好确保载物器1可靠载物。其中,所述载物器1能够通过夹持释放机构3固定安装在无人潜航器的外部。这样一来,就无需在无人潜航器内部设置容纳水下用载物装置的容舱和舱门,帮助简化无人潜航器的结构设计,节省成本并降低造价。其中,所述浮力器2包括外壳和进水开启机构;所述外壳与载物器1固定相连并位于所述载物器1外部;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密闭空腔,或者,所述外壳与载物器1的表面围成有密闭空腔;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一个进水孔,该进水孔与所述密闭空腔连通,所述外壳上设有所述进水开启机构;所述进水开启机构能够在载物器1装载在无人潜航器的外部时使得所述进水孔出于封堵状态,在载物器1即将或正在与无人潜航器脱离时使得所述进水孔开启。上述浮力器2具有的优点是“适应多种任务模块应用模式”。本方案,装载重复适用任务载荷时,载物器1不从无人潜航器脱离,进水开启机构不工作,任务结束后可以全部回收;装载一次性工作任务模块或海底驻留模块时,载物器1从无人潜航器脱离,进水开启机构将进水孔开启,从而使得密闭空腔内装满海水,使得载物器1与浮力器2组成的水下用载物装置整体为负浮力并下沉到海底。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圆筒段211和端盖212;所述圆筒段211轴向的一端为用于与载物器1相连接的固定安装端,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端盖212。上述浮力器2的外壳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水阻小、承压力大的优点。其中,所述端盖212的外形为外凸的曲面形状结构。上述端盖212的结构构成流线型的迎水端结构,进一步帮助降低沿浮力器2轴向航行时的水阻。其中,在端盖212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处固定设置有密封用堵头213。上述穿孔和密封用堵头213的设置,便于采用密封检测设备通过穿孔处来检测浮力器2内部的密闭空腔的密封性,从而更好的确保浮力器2的可靠性。实施时,上述密封用堵头213也可采用由外向内单向导通的单向阀来代替,这样一来,不仅也便于进行气密性检测,也便于通过单向阀来供入氮气,从而可更加灵活调整浮力器2的正浮力大小,更好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下用载物装置,包括能够用于装载物品的载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正浮力的浮力器,所述载物器和浮力器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脱离式连接;装载有物品的载物器为负浮力,该负浮力与所述浮力器的正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用载物装置,包括能够用于装载物品的载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正浮力的浮力器,所述载物器和浮力器之间为固定连接或可脱离式连接;装载有物品的载物器为负浮力,该负浮力与所述浮力器的正浮力的大小相同或相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用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器整体为筒体形结构,该筒体形结构的两端具有端板,所述筒体形结构上具有供物品装入的装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用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器的筒体形结构两端的端板中至少有一个为可拆式固定装配,该可拆的端板拆离后即构成所述装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用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器能够通过夹持释放机构固定安装在无人潜航器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吕珍斌李福明李志文崔中华叶天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