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配合调速传动磨床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床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配合调速传动磨床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磨床一般作为薄片类产品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通过磨削加工使工件的端面精度高。而现有的磨床安下磨盘的安装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下磨盘固定安装在机床上和上磨盘由电机带动,二、上磨盘由电机驱动做正转,下磨盘由电机驱动做反转下磨盘。而无论是固定的下磨盘还是反转的下磨盘,其在磨床启动初期,均会由于上磨盘的加速度较下磨盘来说过大而导致造成部分工件碎裂,增加产品报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面配合调速传动磨床,其可以在启动初期使下磨盘随上磨盘有比例的转动,也可以根据不用的薄片材料来调节上磨盘和下磨盘的转速比例,这样一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工件受到的作用力小,产品报废率低,经济实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双面配合调速传动磨床,包括箱体一,所述箱体一左端内壁底部设有连通外界的塞孔,所述箱体一右端固定安装有左端与外界连通的箱体二,所述箱体一右端内壁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分别设有连通箱体二的通道一和通道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配合调速传动磨床,包括箱体一(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一(1)左端内壁底部设有连通外界的塞孔(16),所述箱体一(1)右端固定安装有左端与外界连通的箱体二(7),所述箱体一(1)右端内壁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分别设有连通箱体二(7)的通道一(24)和通道二(25),所述箱体一(1)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底部主轴穿过箱体一(1)顶部内壁后到达箱体一(1)内部,所述电机(3)底部主轴外侧与箱体一(7)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电机三(3)底部主轴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一(2),所述气缸一(2)下方设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底部靠近边缘位置阵列分布有圆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配合调速传动磨床,包括箱体一(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一(1)左端内壁底部设有连通外界的塞孔(16),所述箱体一(1)右端固定安装有左端与外界连通的箱体二(7),所述箱体一(1)右端内壁上半部份和下半部份分别设有连通箱体二(7)的通道一(24)和通道二(25),所述箱体一(1)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底部主轴穿过箱体一(1)顶部内壁后到达箱体一(1)内部,所述电机(3)底部主轴外侧与箱体一(7)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电机三(3)底部主轴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一(2),所述气缸一(2)下方设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底部靠近边缘位置阵列分布有圆槽(26),所述连接板(27)内部上半部份固定安装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轴承(22),所述连接板(27)下方设有与箱体一(1)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中心设有连通外界的通道三(13),所述固定板(19)位于通道三(13)四周顶部阵列固定安装有气缸二(20),所述气缸二(20)顶部伸缩柱嵌入圆槽(26)内,所述气缸一(2)底部伸缩柱穿过连接板(27)中心后到达固定板(19)上方,所述气缸一(2)底部伸缩柱外侧与连接板(27)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气缸一(2)底部伸缩柱底部固定安装有上磨盘(23),所述上磨盘(23)圆心与通道三(13)圆心对齐,所述气缸一(2)底部伸缩柱位于连接板(27)上方部份外侧键连接有锥齿轮一(4),所述锥齿轮一(4)底部阵列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底部与轴承(22)内圈固定连接,所述通道三(13)内部设有下磨盘(15),所述下磨盘(15)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与箱体一(1)底部活动连接的转轴一(14),所述转轴一(14)外侧键连接有锥齿轮二(18),所述锥齿轮二(18)底部设有导轨(28),所述锥齿轮二(18)下方阵列分布有与箱体一(1)底部固定连接的气缸三(17),所述气缸三(17)顶部伸缩柱与导轨(28)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清,陈维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青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