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41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PD‑1/TRAIL@CAT NVs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囊泡由生物细胞膜构成,表面转配有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内部包埋过氧化氢酶(CAT)。TRAIL可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死亡,释放肿瘤抗原和“危险信号分子”,触发免疫应答;PD‑1可与癌细胞上的PD‑L1蛋白结合,阻断相关免疫抑制通路;CAT则可催化肿瘤部位H2O2产生氧气,改善肿瘤乏氧环境,增强免疫细胞浸润性。通过上述功能的有机整合,实现肿瘤细胞的有效清除和自身免疫体系的快速激活,发挥多点协同增效的抗肿瘤效果。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ell Membrane Nanovesicl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二)
技术介绍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旨在激发机体内在免疫反应,增强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排斥、抑制和杀伤效果,从而实现肿瘤杀伤、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并且目前已有部分免疫治疗药物获FDA批准临床用于黑色素瘤、肺癌、食道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细胞因子、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策略,具有副作用小、特异性强、有效时间持久、复发率低等优点。其中,基于PD-1/PD-L1生物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在临床上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PD-1和PD-L1分别存在于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当两者结合便提供了抑制性信号,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肿瘤细胞借此逃避T细胞识别。目前已有多种分别以PD-1(O药,K药)和PD-L1(T药,B药,I药)为靶点的单抗类抑制剂,通过抗体与PD-1或者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PD‑1/TRAIL@CAT NVs,由生物细胞膜构成,粒径10~200nm,表面转配有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内部包埋过氧化氢酶(CA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PD-1/TRAIL@CATNVs,由生物细胞膜构成,粒径10~200nm,表面转配有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内部包埋过氧化氢酶(CA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细胞膜来源于工程化293FT细胞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PD-1、TRAIL蛋白和过氧化氢酶质量比为1~3:1~3:0.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囊泡由如下方法构建获得:(1)将PD-1、TRAIL蛋白的基因序列分别与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序列、E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序列通过柔性肽序列ggaggttctggtggatctggtggaggttctggttctggatcaggtggt连接构建成新的融合蛋白基因序列,再分别插入到pCDH-CMV-Puro空载质粒中,获得pCDH-CMV-PD-1-mCherry-Puro、pCDH-CMV-TRAIL-EGFP-Puro两种质粒;(2)pCDH-CMV-PD-1-mCherry-Puro和pCDH-CMV-TRAIL-EGFP-Puro使用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液进行纯化和浓缩,用浓缩后的病毒液感染293FT细胞,感染过程中加入polybrene增强感染效率,感染两天后用抗性药物Puro进行细胞筛选,获得稳转细胞株;(3)将成功构建的稳转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用细胞刮刀将细胞刮下,离心收集,按细胞膜抽提试剂盒提供的方法获取细胞膜,用PBS溶解细胞膜,与过氧化氢酶混溶后,先后用800nm、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吴名郑东烨蔡志雄苏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格源致善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