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31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40
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包括掌部支撑外骨骼、指部支撑外骨骼及指部驱动机构;指部支撑外骨骼包括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及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相邻外骨骼之间通过转动关节相铰接;指部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卷线轮、手背侧线绳、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手心侧线绳、加温驱动器、降温风扇、温度传感器、变送器及控制器;指部支撑外骨骼手背侧由手背侧线绳串接在一起,手背侧线绳用于拉拽手指伸直,手背侧线绳的拉拽力由减速电机和卷线轮提供;指部支撑外骨骼手心侧由手心侧线绳串接在一起,手背侧线绳用于拉拽手指弯曲,手背侧线绳的拉拽力由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提供,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变形过程通过温度进行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因意外事故受伤或疾病而导致手部功能丧失的人群来说,由于手部功能的缺陷,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果手部长时间得不到运动,就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甚至造成关节和肌腱粘连,进而给手部造成不可逆性的伤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对手部进行被动式的康复训练,而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很大程度的减缓肌肉的萎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手部恢复部分功能。但是,对于现有的手部康复训练设备来说,其普遍存在可移动性差和轻便性差的不足,由于设备过于庞大和沉重,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时只能被局限在一处,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驱动方式较为单一,从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可移动性和轻便性好,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采用混合驱动方式,进一步改善康复训练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包括掌部支撑外骨骼、指部支撑外骨骼及指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掌部支撑外骨骼、指部支撑外骨骼及指部驱动机构;所述指部支撑外骨骼包括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及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所述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通过第一转动关节与掌部支撑外骨骼相铰接,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通过第二转动关节与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相铰接,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通过第三转动关节与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相铰接;所述指部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卷线轮、手背侧线绳、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手心侧线绳、加温驱动器、降温风扇、温度传感器、变送器及控制器;所述减速电机固装在掌部支撑外骨骼的手背侧,所述卷线轮固装在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减速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驱动式手部康复用外骨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掌部支撑外骨骼、指部支撑外骨骼及指部驱动机构;所述指部支撑外骨骼包括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及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所述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通过第一转动关节与掌部支撑外骨骼相铰接,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通过第二转动关节与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相铰接,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通过第三转动关节与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相铰接;所述指部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卷线轮、手背侧线绳、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手心侧线绳、加温驱动器、降温风扇、温度传感器、变送器及控制器;所述减速电机固装在掌部支撑外骨骼的手背侧,所述卷线轮固装在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减速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安装在掌部支撑外骨骼上;在所述掌部支撑外骨骼、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及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的手背侧端部均设置有手背侧线绳限位鞘,所述手背侧线绳一端连接在卷线轮上,手背侧线绳另一端依次穿过掌部支撑外骨骼、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及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上的手背侧线绳限位鞘,并最终与尖端指节支撑外骨骼相固连;在所述掌部支撑外骨骼、根端指节支撑外骨骼、中间指节支撑外骨骼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东杨建宇宾远源陈舟平陈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