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219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包括基座与组装机构,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在基座顶端的两侧边缘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塑料膜,且塑料膜顶部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之间设置有两个衔接柱,塑料膜上设置有配重组件,且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水袋,且配重水袋固定设置在塑料膜外壁的两侧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通过设置的组装机构和配重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完成组装和拆卸操作,同时通过向配重水袋中添加水体来增加整个大棚的重量,使其在强风天气时能够保持稳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New Type of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具体为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由俩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组成,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而非耕地的日光温室主要用于各种植物实验的进行,以方便科学研究。目前,日光温室大棚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整体结构复杂,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快速的组装搭建和拆卸,并且配重量较低,在受到强风天气时容易产生松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包括基座与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在基座顶端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塑料膜,且塑料膜顶部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之间设置有两个衔接柱,所述塑料膜上设置有配重组件,且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水袋,且配重水袋固定设置在塑料膜外壁的两侧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插头,所述基座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开槽,且开槽两侧的基座上均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头相配合的插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装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杆,且若干个支撑杆分别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两侧,所述支撑杆包括套筒和连接杆,且套筒的内壁螺纹插接有若干个定位插销,所述连接杆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插销相配合的定位孔,且连接杆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水袋外壁的一端连通有呈L形的注水管,且配重水袋外壁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注水管与排水管远离配重水袋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塞,所述配重水袋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座,且铰链座的内侧连接有钢丝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组件还包括四组延伸座,四组延伸座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两端,所述延伸座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绕线架,且绕线架的内侧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内壁均铰接有活动门,且活动门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可视窗,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靠近内侧的一端均竖向开设有若干个与支撑杆相对应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通过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放置在基座上,其底部的插头插入至基座对应位置的插孔中,根据安装范围转动支撑杆对其长度进行调节,并配合着衔接柱将其之间撑起,相对于传统的装置来说该大棚组成搭建和拆卸起来更加的简单,有利于使用效率的提高,更加实用。2、该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通过注水管向配重水袋中注入水体,使得配重水袋和大棚整体的配重增加,再向两侧拉伸钢丝绳,使用绕线架将其收卷拉紧和进一步的加固,增强了大棚整体的稳固性,能够在受到强风天气时能够保持稳定,使用完成后由排水管将水体排出即可,操作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座;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塑料膜;5、衔接柱;6、活动门;7、插头;8、支撑杆;801、套筒;802、连接杆;803、定位插销;804、螺纹槽;9、开槽;10、插孔;11、延伸座;12、绕线架;13、配重水袋;14、注水管;15、排水管;16、铰链座;17、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包括基座1与组装机构,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且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分别设置在基座1顶端的两侧边缘处,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塑料膜4,且塑料膜4顶部的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的之间设置有两个衔接柱5,塑料膜4上设置有配重组件,且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水袋13,且配重水袋13固定设置在塑料膜4外壁的两侧顶部,各组件之间相互连接固定,共同组成了整个大棚的主体结构。其中,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插头7,基座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开槽9,且开槽9两侧的基座1上均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头7相配合的插孔10,在开槽9中可对土壤进行铺设和种植,插头7插入至插孔10中以便对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进行固定。其中,组装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杆8,且若干个支撑杆8分别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之间的两侧,支撑杆8包括套筒801和连接杆802,且套筒801的内壁螺纹插接有若干个定位插销803,连接杆802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插销803相配合的定位孔,且连接杆802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804,通过根据安装范围在套筒801中转动连接杆802和螺纹槽804,来对支撑杆8的长度进行调节。其中,配重水袋13外壁的一端连通有呈L形的注水管14,且配重水袋13外壁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15,注水管14与排水管15远离配重水袋13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塞,配重水袋13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铰链座16,且铰链座16的内侧连接有钢丝绳17,通过注水管14可向配重水袋13中添加水体,使得大棚整体的重量增加,同时向两侧拉伸钢丝绳17进行加固。其中,配重组件还包括四组延伸座11,四组延伸座11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两端,延伸座1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绕线架12,且绕线架12的内侧与钢丝绳17的一端连接,通过绕线架12使得钢丝绳17收紧,进而实现了加固。其中,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的内壁均铰接有活动门6,且活动门6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可视窗,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靠近内侧的一端均竖向开设有若干个与支撑杆8相对应的通孔,通过打开活动门6可进入到大棚的内部,将支撑杆8插入至通孔进行横向的穿插设置。工作时,通过将混凝土基座1铺设于地面,并在开槽9中翻覆土壤进行种植,再将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放置在基座1上,其底部的插头7插入至基座1对应位置的插孔10中,根据安装范围在套筒801中转动连接杆802和螺纹槽804,来对支撑杆8的长度进行调节,并穿入定位插销803固定,配合着衔接柱5将安装板之间撑起,相对于传统的装置来说该大棚组成搭建和拆卸起来更加的简单,有利于使用效率的提高,搭建完成后在框架表面设置塑料膜4,通过注水管14向配重水袋13中注入水体,使得配重水袋13和大棚整体的配重增加,再通过铰链座16向两侧拉伸钢丝绳17,使用延伸座11上的绕线架12将其收卷拉紧和进一步的加固,增强了大棚整体的稳固性,能够在受到强风天气时能够保持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与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且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分别设置在基座(1)顶端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塑料膜(4),且塑料膜(4)顶部的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的之间设置有两个衔接柱(5),所述塑料膜(4)上设置有配重组件,且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水袋(13),且配重水袋(13)固定设置在塑料膜(4)外壁的两侧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与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且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分别设置在基座(1)顶端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塑料膜(4),且塑料膜(4)顶部的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的之间设置有两个衔接柱(5),所述塑料膜(4)上设置有配重组件,且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水袋(13),且配重水袋(13)固定设置在塑料膜(4)外壁的两侧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插头(7),所述基座(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开槽(9),且开槽(9)两侧的基座(1)上均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与插头(7)相配合的插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杆(8),且若干个支撑杆(8)分别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3)之间的两侧,所述支撑杆(8)包括套筒(801)和连接杆(802),且套筒(801)的内壁螺纹插接有若干个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虹穆晓路曹新伟王晓冬俞晨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