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滑动构件和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134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8:38
层叠体具备:基材;和形成于基材上的覆膜层。覆膜层具有:铜合金部,其源自析出硬化型的多个铜合金颗粒;和硬质颗粒部,其源自多个硬质颗粒且比铜合金部更硬质,部彼此借助界面结合。硬质颗粒部具有非球形形状。滑动构件在滑动部位具有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混合物以非熔融的状态吹送至基材上从而在基材上形成覆膜层的工序,所述混合物包含:析出硬化型的多个铜合金颗粒;和,具有非球形形状、且比铜合金颗粒更硬质的多个硬质颗粒。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scade, Sliding Component and Cas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滑动构件和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滑动构件和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硬质皮膜的形成方法,其通过在冷条件下产生加工诱发相变,从而能在基材的表面形成硬质皮膜。而且,该硬质皮膜的形成方法为如下硬质皮膜的形成方法:以压缩性的气体为介质,向基材的表面吹送固相状态的金属粉末,从而形成硬质的金属皮膜。该形成方法中,该金属粉末由会产生加工诱发相变的金属材料构成,通过将该金属粉末以产生该加工诱发相变的高速喷雾到该基材上,从而边使该金属粉末塑性变形为扁平,边在该基材的表面堆积几层、且使堆积后的该金属粉末产生该加工诱发相变。由此,该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该基材的表面形成硬度高于喷雾到该基材前的该金属粉末的金属皮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0202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硬质皮膜存在耐磨耗性不充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课题而作出的。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的层叠体、在滑动部位具有层叠体的滑动构件、和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和形成于所述基材上的覆膜层,所述覆膜层具有:铜合金部,其源自析出硬化型的多个铜合金颗粒;和,硬质颗粒部,其源自多个硬质颗粒且比该铜合金部更硬质,这些部彼此借助界面结合,所述硬质颗粒部具有非球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3 JP 2017-018411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和形成于所述基材上的覆膜层,所述覆膜层具有:铜合金部,其源自析出硬化型的多个铜合金颗粒;和,硬质颗粒部,其源自多个硬质颗粒且比该铜合金部更硬质,这些部彼此借助界面结合,所述硬质颗粒部具有非球形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颗粒部包含选自由铁基合金颗粒、钴基合金颗粒、铬基合金颗粒、镍基合金颗粒、钼基合金颗粒和陶瓷颗粒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硬质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的截面中的所述硬质颗粒部的比率为1~50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部包含镍和硅作为添加元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部还包含选自由铬、锆和钒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元素作为添加元素。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和所述覆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塑性变形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的截面中的孔隙率为3面积%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形成于所述基材与所述覆膜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包含扩散层和金属间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者。9.一种滑动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滑动部位具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10.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泽佳典荒井淳一马渕丰乙部胜则西村信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