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子辉专利>正文

推挽式曲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91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杆机构,在正、反行程上均有曲肘伸直过程的推力作用,在行程两端都有较大的锁紧力和开启力。它是将两个并列的单曲肘的连杆铰连串接,并以一共用摆臂铰连跨接此两曲肘所构成的杆系,杆系设置在两块墙板之间成为独立的驱动总成。它相对现有的曲肘机构,有较长的行程。可用于需在行程两端锁模的合模装置和需在开、闭的终止位置上锁定的门、闸的驱动机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连杆机构,尤其是一种在行程两端都有较大增力倍数以提供锁紧力和开启力的曲肘式驱动机构。公知的行程两端都有锁紧力的机械式驱动机构均采用滑动螺旋副的形式,它是由电动机带动螺杆正、反转,使不转的螺母往复运动而产生正、反行程的驱动力。在行程的两端,螺旋副进入自锁,故在回程开始时,需有较大的扭力克服静摩擦力才能退出自锁,为此,常利用空套在螺杆轴上的偏心重块于回程起始空转时建立的速度,撞击一固定于螺杆轴上的径向挡块,将锁紧的螺旋副松动并退出自锁。实用中,也有采用以螺母为主动件的形式,与上述形式的实质相同,它们都存在摩擦功耗大,锁紧力和开模启动力小,电机频繁正、反启动,冲击电流大,以及传动构件受撞击而易损坏等缺点。公知的曲肘机构,均在曲肘伸直的行程终端才有足够的增力倍数以提供锁紧力。回程时曲肘弯曲,其行程的后段至终端,提供的出力甚小,不够用作锁紧力,不满足在行程两端都能锁紧的要求。在曲肘机构从曲转直的起始,产生的推力小,甚至出现自锁而不能启动,为此,需减小曲肘弯曲程度,因而使曲肘机构的行程更小。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采用螺旋副形式和现有的曲肘机构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在正、反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主、副单曲肘机构并列设置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在两个单曲肘之间,由一共用摆臂的左右两端分别铰连两曲肘的摇臂(即主摇臂和副摇臂)的上端,其特征是:在主摇臂上另设一销轴,由此铰连串接出主、副连杆,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副摇臂上用来铰连共用摆臂的同一销轴上,将共用摆臂向下伸展成T字形,在其下端与出力杆铰连,出力杆的另一端与被驱动件上的接头铰连,将主连杆向下伸展出一长臂,在其下端与动力缸活塞杆端接头铰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赵子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