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地形三维规划
,特别涉及一种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辅助规划成为三维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因其能有效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现状地形复杂多变,规划模型与现状地形常常存在冲突,直接将规划模型放置到现状地形模型上,往往会出现地形压盖规划模型的现象,无法完整地表达规划模型。目前,为了反映规划模型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和现状地形之间的关系,通常采用范围置平法和三维矢量线法对规划模型和现状地形进行集成。然而,范围置平法往往适用基于简单现状地形情况下的规划模型集成,而三维矢量线法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均无法快速良好地解决在复杂地形情况下规划模型与现状地形无缝集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规划模型的点云数据,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的虚拟底部模型;将所述虚拟底部模型和第一地形模型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规划模型的点云数据,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的虚拟底部模型;将所述虚拟底部模型和第一地形模型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叠加分析结果、所述第一规划模型和所述第一地形模型,得到第二地形模型;将所述第一规划模型与所述第二地形模型进行叠加,得到空间规划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规划模型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规划模型的点云数据,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的虚拟底部模型;将所述虚拟底部模型和第一地形模型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叠加分析结果、所述第一规划模型和所述第一地形模型,得到第二地形模型;将所述第一规划模型与所述第二地形模型进行叠加,得到空间规划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规划模型的点云数据,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的虚拟底部模型,之前还包括:将初始规划模型的坐标与地形坐标进行统一,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初始规划模型的坐标与地形坐标进行统一,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包括:选定所述初始规划模型中的任意一点作为锚点;以所述锚点为基准,将所述初始规划模型转换到地形坐标系下,得到所述第一规划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规划模型的点云数据,包括:对所述第一规划模型进行离散采样,得到所述点云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划模型包括复杂规划模型;所述对所述第一规划模型进行离散采样,得到所述点云数据,包括:若所述第一规划模型为所述复杂规划模型,则对所述第一规划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得到分层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分层处理结果包括所述第一规划模型的底层规划模型;对所述底层规划模型进行离散采样,得到所述点云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得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宗勇,吕扬,李兵,周庆,侯庆明,董明,彭泊涵,王鑫,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