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81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的造解释方法,包括构造背景分析、层位分析、岩浆岩类型分析、建立岩浆岩识别图版、分析岩浆岩分布规律和建立目标区域构造解释模式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认识存在多解释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不仅适用于深水盐下礁滩相碳酸盐岩油藏构造表征,还可以通过创新盐下构造解释模式,能够准确完成复杂断层及层位的构造解释。

An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Carbonate Reservoir Structures under Deep Water Sa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地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式指导的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
技术介绍
据统计,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因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中油气分布规律、碳酸盐岩储层中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组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一般情况下的碳酸盐岩为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致密岩层,不易形成油气藏。但碳酸盐岩中的裂缝、溶蚀孔洞和礁滩复合体则可成为油气的优质储层。近年来,南大西洋桑托斯盆地深水盐下碳酸盐岩油藏的研究陆续取得重大进展。桑托斯盆地自西向东依次发育西部坳陷带、西部隆起带、中央坳陷带、东部隆起带和东部坳陷带等五个东北走向的二级构造单元,在东西方向上呈“三坳夹两隆”的构造样式,因此不同地段的碳酸盐岩形式多样。不同背景时期的碳酸盐岩的沉积非常复杂,在盐下裂谷系地层受区域张应力作用下,存在断裂多期次、多样式、多形成机制等非常复杂构造形式,例如油田区内的发育前白垩系基底、下白垩统欧特里夫阶-下阿普特阶火山岩和湖相碎屑岩、中-上阿普特阶湖相碳酸盐岩(包括贝壳灰岩和叠层石组成)和蒸发岩(由硬石膏和盐岩组成),以及下白垩统阿尔布阶海相碳酸盐岩和上白垩统赛诺曼阶-新生界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等。不同深度的碳酸盐岩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水深1800米到2200米的油田,其碳酸盐岩储层段普遍较厚且整体埋深大于5000米,部分碳酸盐岩储层顶部发育侵入岩、底部发育喷发岩。不同地段、不同背景时期、不同深度的差异性加剧了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认识的复杂性,而且关于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别是南大西洋深水)油藏的文献公开发表地较少,目前缺少对于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用以解决目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缺乏解释方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层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深水盐下碳酸盐层储层的构造背景分析,明确目的层段所处构造阶段;步骤S2:层位分析,得到礁滩相识别图版与礁滩相沉积成因模式图;步骤S3:岩浆岩类型分析,明确目的层段的岩浆岩类型;步骤S4:建立岩浆岩识别图版,明确岩浆岩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步骤S5:分析岩浆岩分布规律;步骤S6:建立目标区域构造解释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构造运动分析,将桑托斯盆地的构造背景划分为晚侏罗-早白垩世裂谷期、早白垩世阿普第期过渡期和晚白垩世-新生代漂移期三个阶段;步骤S12:构造样式分析,将盐下裂谷期构造背景分为断陷阶段、断坳转换阶段和坳陷阶段三个阶段。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不同的沉积微相对应不同的典型地震相特征,通过归类典型的地震相特征,明确不同的沉积微相;步骤S22:利用礁滩相沉积成因模式图进行礁滩相沉积成因分析。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1:利用FWI速度建立低频模型,完成宽频反演;步骤S52:将目的层段的岩性进行岩石物理交汇分析,设置阻抗判定值;步骤S53:应用Petrel中的Geobody体追踪,得到岩浆岩的分布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认识存在多解释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不仅适用于深水盐下礁滩相碳酸盐岩油藏构造表征,还可以通过创新盐下构造解释模式,能够准确完成复杂断层及层位的构造解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桑托斯盆地构造的演化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盐下裂谷期构造样式特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礁滩典型地震相及其模板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礁滩典型地震相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礁滩典型地震相模板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屑滩与生物礁沉积成因模式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屑滩沉积成因模式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礁沉积成因模式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岩浆岩类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岩浆岩地震相识别图版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侵入岩与喷发岩分布范围示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侵入岩分布范围示意图;图7(b)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发岩分布范围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造模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选定南大西洋桑托斯盆地为目标区域,实施例1提供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深水盐下碳酸盐储层的构造背景分析深水盐下碳酸盐岩油田的地质构造成形复杂,为了对其构造进行合理解释,以明确目的层段所处构造阶段,因此需要先进行构造背景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步骤:步骤S11:构造运动分析:将桑托斯盆地的构造背景划分为晚侏罗-早白垩世裂谷期、早白垩世阿普第期过渡期和晚白垩世-新生代漂移期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裂谷期从侏罗纪晚期到早白垩世阿普第早期,南大西洋刚开始裂开,在巴西东部沿海形成了一系列的裂谷盆地;早白垩世阿普第中期进入过渡期,南大西洋完全裂开,非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完全分离并开始漂移;阿普第期以后,非洲板块向北漂移,南美洲板块向西南漂移,进入漂移期,从此开始了持续的热沉降和海水的快速入侵,巴西同非洲间的海面越来越开阔。步骤S12:构造样式分析,将盐下裂谷期构造背景分为断陷阶段、断坳转换阶段和坳陷阶段三个阶段,由图2可知,本实例的目的层段处于盐下裂谷期,因此进一步对盐下裂谷期进行分析。断陷阶段:断层活动强烈,基底断块差异升降和掀斜变形,表现出垒堑相间的断陷结构,区块伸展速率和沉降幅度都很大,沉积环境呈现湖广水深的特点,发育巨厚的Picarrss组湖相地层为主,其中,深湖相泥页岩和泥灰岩是盆地主要烃源岩;断坳转换阶段:区块内断裂活动减弱,伸展位移相对均匀的分布在不同断层上,地形高差小,表现出坳陷的结构,沉积充填ITP组地层,深水区为湖相页岩、泥灰岩(另一套烃源岩)沉积,浅水区发育贝壳灰岩,ITP组贝壳灰岩是盆地盐下主力储层之一;坳陷阶段:区内断裂发育少且活动微弱,发育稳定分布的BVE组地层,岩性以藻叠层石灰岩为主,是盆地盐下另一套主力储层。由此可知,断陷阶段,断层活动强烈,基底及储层底部断层发育,呈断陷结构;断坳转换阶段及坳陷阶段,断裂活动减弱,断裂发育少,因此储层顶部断层不发育,通过该分析为后续断层模式建立奠定基础。步骤S2:层位分析:对典型过井地震剖面进行礁滩地震相分析(见图3(a)),目的层段共分为位于下部的滩相储层和位于上部的礁相储层,其中,滩相储层呈丘形-中弱振幅杂乱反射特征,平铺于基底之上多期次纵横向叠加生长;礁相储层,其礁核呈丘形-中强振幅低频较连续反射,披覆于贝壳滩之上,多期次叠加建隆生长结构。据此,通过典型过井剖面分析可得到礁滩相识别图版(见图3(b)),进而形成礁滩相沉积成因模式图;步骤S21:利用礁滩相识别图版进行礁滩相识别,明确不同的沉积微相;由礁滩相识别图版可知,不同的沉积微相对应不同的典型地震相特征,因此在剖面中,通过归类典型的地震相特征,明确不同的沉积微相;步骤S22:利用礁滩相沉积成因模式图进行礁滩相沉积成因分析;由于盐下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在不同时期发育具有不同的成因模式,如早期发育生屑滩沉积,晚期发育微生物礁沉积,不同沉积亚相乃至微相在不同部位发育,反映在沉积成因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深水盐下碳酸盐层储层的构造背景分析,明确目的层段所处构造阶段;步骤S2:层位分析,得到礁滩相识别图版与礁滩相沉积成因模式图;步骤S3:岩浆岩类型分析,明确目的层段的岩浆岩类型;步骤S4:建立岩浆岩识别图版,明确岩浆岩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步骤S5:分析岩浆岩分布规律;步骤S6:建立目标区域构造解释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深水盐下碳酸盐层储层的构造背景分析,明确目的层段所处构造阶段;步骤S2:层位分析,得到礁滩相识别图版与礁滩相沉积成因模式图;步骤S3:岩浆岩类型分析,明确目的层段的岩浆岩类型;步骤S4:建立岩浆岩识别图版,明确岩浆岩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步骤S5:分析岩浆岩分布规律;步骤S6:建立目标区域构造解释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的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构造运动分析,将桑托斯盆地的构造背景划分为晚侏罗-早白垩世裂谷期、早白垩世阿普第期过渡期和晚白垩世-新生代漂移期三个阶段;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妍范廷恩王宗俊高云峰蔡文涛胡光义董洪超樊鹏军马淑芳汤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