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72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包括箱体、若干转轮、若干转轴及若干微型发电装置,所述微型发电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自发电;各微型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第一永磁铁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的S极相对设置,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之间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线圈,线圈的两端与转轮相连,转轮套设在转轴上,转轮带动线圈转动使其切割磁感线,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支架与箱体底部连接,所述箱体上配设有电能输出端口,电能输出端口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各线圈电连接。该行李箱实现了存储功能和充电功能的结合,使人们外出无需再额外携带移动电源,也不需要担心移动电源的丢失,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A self-powered suit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移动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移动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移动电子产品的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导致移动电子产品的电量消耗也越来越快,往往在关键时刻出现电量不足或关机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有一些用户为移动电子设备不堪的续航能力而担忧,患上电池焦虑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移动电源应运而生,并被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上,移动电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移动电子产品因电能不足而出现自动关机的问题。然而,移动电源大多是额定电容,电量存储能力十分有限,对于长期在外出差的人们而言,还是无法彻底满足电量需求。并且由于移动电源需要额外携带,人们外出之前往往会忘记携带移动电源或者是忘记提前给移动电源补充电能,进而给用户的出行带来不便。行李箱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用于外出时携带服装等物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行李箱作为一种出差必备用品,虽然与移动电源之间相互独立,但是两者对人们的出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同时需要,缺一不可。因此,将移动电源的存电功能与行李箱的存储功能相结合,制备一种能够持久存电的行李箱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包括箱体、若干转轮、若干转轴及若干微型发电装置,所述微型发电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自发电;各微型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第一永磁铁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的S极相对设置,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之间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线圈,线圈的两端与转轮相连,转轮套设在转轴上,转轮带动线圈转动使其切割磁感线,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支架与箱体底部连接,所述箱体上配设有电能输出端口,电能输出端口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各线圈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输出端口和线圈之间还设有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各线圈电连接,蓄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电能输出端口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蓄电装置还配设有至少一个备用输出端口,所述备用输出端口与蓄电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输出端口和备用输出端口均可采用USB输出端口或无线充电输出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蓄电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装置用于为定位装置提供电能。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电与蓄电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装置用于为照明灯提供电能。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一侧与箱体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转动座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可转动,所述转动座与转轴两端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微型发电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与箱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永磁铁的N极和第二永磁铁的S极均为U型结构,第一永磁铁的N极和第二永磁铁的S极相对设置,所述线圈为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输出端口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电能输出端口配设有用于防水的保护罩。本技术所起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该行李箱底部的转轮连有微型发电装置,转轮带动微型发电装置中的线圈在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之间转动,使其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电能储存在蓄电装置中便于及时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该行李箱通过在转轮上配设微型发电装置,实现了存储功能和充电功能的结合,外出过程中,只要拉动行李箱便可持续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蓄电装置可以直接对放置在行李箱内的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无需频繁拿出手机,更好地满足了长期在外出差的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最重要的是,人们外出无需再额外携带移动电源,也不需要担心移动电源的丢失,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发电式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轮与微型发电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轮与微型发电装置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2中恒流恒压充电模块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中蓄电模块的电路结构图。附图标记:1-箱体,2-转轮,3-微型发电装置,31-壳体,32-第一永磁铁,33-线圈,34-第二永磁铁,4-电能输出端口,5-备用输出端口,6-蓄电装置,7-支架,71-固定座,72-转动座。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实施例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包括箱体1、四个转轮2、四个转轴及四个微型发电装置3,微型发电装置3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自发电。各微型发电装置3包括壳体31、第一永磁铁32及第二永磁铁34。壳体31为方形结构,壳体31与箱体1固定连接,第一永磁铁32和第二永磁铁34均设置在壳体31内部,且与壳体31可以固定连接。第一永磁铁32设置在壳体31上方,第二永磁铁34设置在壳体31下方。第一永磁铁32的N极和第二永磁铁34的S极均为U型结构,第一永磁铁32的N极和第二永磁铁34的S极相对设置。第一永磁铁32与第二永磁铁34之间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线圈33,线圈33为方形结构。线圈33的两端与转轮2相连,转轮2套设在转轴上,转轮2带动线圈33转动使其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转轴两端通过支架7与箱体1底部连接。具体地,支架7一侧与箱体底部螺纹连接,另一侧与转轴两端固定相连。转轮2围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实现了箱体1的位置移动,同时使线圈33与壳体31内部的第一永磁铁32、第二永磁铁3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能。箱体1上配设有电能输出端口4和至少一个备用输出端口5。本实施例中,箱体1上配有一个备用输出端口5。电能输出端口4和备用输出端口5均设置在箱体1顶部,且箱体1上设有用于对电能输出端口4和备用输出端口5提供防水保护的保护罩。电能输出端口4和备用输出端口5均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各个线圈33分别与电能输出端口4的输入端电连接,同样的,各个线圈33也分别与备用输出端口5的输入端电连接。一旦移动电子设备接入电能输出端口4或备用输出端口5,便可形成充电回路,通过各个线圈33切割磁感线运动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上述各线圈33与电能输出端口4和备用输出端口5之间的连接线路均埋设于箱体1内部,箱体1对线路形成保护,利于延长行李箱的使用寿命。其中,电能输出端口4和备用输出端口5均可采用USB输出端口或无线充电输出端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能输出端口4采用USB输出端口,而备用输出端口5采用无线充电输出端口。具体存电过程如下:将移动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线接入电能输出端口4或备用输出端口5,与此同时,拉动行李箱,设置在行李箱底部的转轮2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若干转轮(2)、若干转轴及若干微型发电装置(3),所述微型发电装置(3)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自发电;各微型发电装置(3)包括第一永磁铁(32)和第二永磁铁(34),第一永磁铁(32)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34)的S极相对设置,第一永磁铁(32)与第二永磁铁(34)之间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线圈(33),线圈(33)的两端与转轮(2)相连,转轮(2)套设在转轴上,转轮(2)带动线圈(33)转动使其切割磁感线,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支架(7)与箱体(1)底部连接,所述箱体(1)上配设有电能输出端口(4),电能输出端口(4)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电能输出端口(4)分别与各线圈(3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若干转轮(2)、若干转轴及若干微型发电装置(3),所述微型发电装置(3)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自发电;各微型发电装置(3)包括第一永磁铁(32)和第二永磁铁(34),第一永磁铁(32)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34)的S极相对设置,第一永磁铁(32)与第二永磁铁(34)之间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线圈(33),线圈(33)的两端与转轮(2)相连,转轮(2)套设在转轴上,转轮(2)带动线圈(33)转动使其切割磁感线,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支架(7)与箱体(1)底部连接,所述箱体(1)上配设有电能输出端口(4),电能输出端口(4)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电能输出端口(4)分别与各线圈(33)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输出端口(4)和线圈(33)之间还设有蓄电装置(6),所述蓄电装置(6)的输入端分别与各线圈(33)电连接,蓄电装置(6)的输出端与电能输出端口(4)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6)还配设有至少一个备用输出端口(5),所述备用输出端口(5)与蓄电装置(6)的输出端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发电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输出端口(4)和备用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亿钟晨匡锡富王勇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