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570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驱动装置,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右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右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主动轴外壁右侧通过花键连接有第一伞状齿轮,所述支撑环本体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腔插接有空心活动杆,所述通孔内腔壁均匀竖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空心活动杆外壁均匀竖向焊接有导向块,所述空心活动杆内腔螺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朝向支撑环中心一端通过花键连接有第二伞状齿轮,所述第二伞状齿轮与第二伞状齿轮相啮合,该新型方案可以有效分散线缆重量,保证机器人行走正常,避免过弯时线缆与管壁摩擦,影响线缆后期使用。

A Multifunctional Pipeline Robo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管道是城市通讯、给水和排水等领域的重要设施,但是地下管道由于隐蔽性、空间狭小、环境复杂、特别是容易产生沼气、CO、H2S等易燃、有毒气体,使得施工、检修等异常困难,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电力施工人员为小区增加线缆时,十分艰难地进行地下管道穿线工作,因为井下沼气、CO、H2S等易燃、有毒气体引起施工人员下井后中毒、窒息死亡等情况也经常见诸报端。甚至还有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爆炸等问题,电力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市场受到威胁,但因为常用的穿线器不具有可视化,只能依靠施工人的经验和手感操作,出现施工困难,另外现有穿线器比较笨重,对施工提出更高要求,而且穿引成功后也需要人力进行牵拉电线,十分费力,因此,如果能研发一种能够在地下管道中自由运动、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地下管道情况,协助施工人员进行地下施工的机器人系统,就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在保证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086963.9提出一种多功能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右侧中央位置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19),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顶部左侧安装有电池保护箱(2),所述电池保护箱(2)内腔安装有蓄电池(3),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顶部右侧安装有保护箱(4),所述保护箱(4)内腔底部安装有单片机装置(5)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6),所述单片机装置(5)位于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6)的左侧,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右侧焊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右侧焊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右侧安装有电机(18),所述安装板(8)右侧壁边缘位置均匀垂直焊接有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右侧中央位置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19),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顶部左侧安装有电池保护箱(2),所述电池保护箱(2)内腔安装有蓄电池(3),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顶部右侧安装有保护箱(4),所述保护箱(4)内腔底部安装有单片机装置(5)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6),所述单片机装置(5)位于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装置(6)的左侧,所述机器人驱动装置(1)右侧焊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右侧焊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右侧安装有电机(18),所述安装板(8)右侧壁边缘位置均匀垂直焊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右侧焊接有支撑环(15),所述电机(18)右侧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17),所述主动轴(17)外壁右侧通过花键连接有第一伞状齿轮(16),所述支撑环(15)本体均匀开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内腔插接有空心活动杆(14),所述通孔(24)内腔壁均匀竖向开设有导向槽(26),所述空心活动杆(14)外壁均匀竖向焊接有导向块(25),所述导向块(25)插接在导向槽(26)内腔,所述空心活动杆(14)内腔螺接有从动轴(23),所述支撑环(15)内腔壁均匀焊接有支撑件(22),所述支撑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云赵志科张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