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64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盖板、电池外壳,负极盖板包括负极盖板侧圆台、负极盖板铝质圆片、负极盖内侧圆台,所述的负极盖板侧圆台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之间设置有外绝缘片,其上端面与负极盖板侧圆台相互贴合,并且外绝缘片下端面与负极盖板铝质圆片相互贴合,制备的电池内阻小,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内阻过大,增加了短路的风险缺陷,将整体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位于两端,使得电池外壳不带电,减少了短路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A Cylindrical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Aluminum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离子电池的使用得到长足发展,但同时市场也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更高的充放电倍率,更高的安全性等。目前产业化成熟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在制造工艺上由于加工空间的限制,多极耳焊接难以实现,且封口后正负极处于同一平面,存在较大的短路风险。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号CN201720907924.9,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包括:两个卷绕方向呈镜像且并联的卷芯,每一所述卷芯均由负极片、正极片和单面陶瓷隔膜卷绕而成,一所述卷芯收尾处的所述正极片比所述负极片长,另一所述卷芯收尾处的所述负极片比所述正极片长,此种通过调整正极片和负极片长度来增加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存在着缺陷,由于一些锂离子需要使用到高倍率工作环境下,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会存在电池内阻过大,增加了短路的风险,同时不适合高倍率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会存在电池内阻过大,增加了短路的风险,同时不适合高倍率的使用环境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电池极耳容易焊接,制备电阻小,适用于高倍率下的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盖板、电池外壳,负极盖板包括负极盖板侧圆台、负极盖板铝质圆片、负极盖内侧圆台,所述的负极盖板侧圆台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之间设置有外绝缘片,其上端面与负极盖板侧圆台相互贴合,并且外绝缘片下端面与负极盖板铝质圆片相互贴合,在负极盖内侧圆台上端贴合有内绝缘垫片,在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卷芯,其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卷芯负极耳,卷芯负极耳内侧设置有铜汇流片,其顶部设置有负极盖板,在负极盖板面向电池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A,在绝缘垫圈A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垫片,在电池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正极盖板,在卷芯内设置铝汇流片。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在正极盖板面向电池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B,所述的绝缘垫圈B和绝缘垫圈A相互对称分布在电池外壳的两端。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述的电池外壳为铝质圆柱体,且所述的电池外壳两端分别开口。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述的负极盖板为铝质圆片,负极盖板中间为直径占圆片总直径10%-50%的中心孔。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述的中心孔的两侧为镍质或铜质圆台,所述的圆台带有台阶,两侧圆台与铝质圆片之间均有绝缘垫片相隔,圆台台阶处直径与铝质圆片中心孔直径大小相同。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述的负极盖板上对称设置有注液孔。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述的负极盖板外侧设置有负极绝缘垫片,在正极盖板的外侧设置有正极绝缘垫片。上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述的注液孔密封方式采用钢珠机械密封,钢珠直径为注液孔直径的1.02-1.1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锂离子电池采用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卷芯,在卷芯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卷芯负极耳,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中容易焊接,制备的电池内阻小,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内阻过大,增加了短路的风险缺陷,将整体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位于两端,使得电池外壳不带电,减少了短路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负极盖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负极盖板,2为电池外壳,3为负极盖板侧圆台,4为负极盖板铝质圆片,5为负极盖内侧圆台,6为外绝缘片,7为内绝缘片,8为卷芯,9为卷芯负极耳,10为铜汇流片,11为绝缘垫片,12为正极盖板,13为铝汇流片,14为注液孔,15为绝缘垫圈A,16为绝缘垫圈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盖板1、电池外壳2,负极盖板1包括负极盖板侧圆台3、负极盖板铝质圆片4、负极盖内侧圆台5,所述的负极盖板侧圆台3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4之间设置有外绝缘片6,其上端面与负极盖板侧圆台5相互贴合,并且外绝缘片6下端面与负极盖板铝质圆片4相互贴合,在负极盖内侧圆台3上端贴合有内绝缘垫片7,在电池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卷芯8,其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卷芯负极耳9,卷芯负极耳9内侧设置有铜汇流片10,其顶部设置有负极盖板1,在负极盖板1面向电池壳体2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A,在绝缘垫圈A15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垫片11,在电池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正极盖板12,在卷芯8内设置铝汇流片13。在正极盖板12面向电池外壳2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B16,所述的绝缘垫圈B16和绝缘垫圈A15相互对称分布在电池外壳2的两端,通过绝缘垫片11相互配合的分布,能够让电池外壳2与负极盖板1和正极盖板密封性更加的好。其中所述的电池外壳2为铝质圆柱体,且所述的电池外壳2两端分别开口,在电池外壳2的两端开口,能够实现卷芯的自由的装卸,其中所述的负极盖板1为铝质圆片,负极盖板1中间为直径占圆片总直径10%-50%的中心孔,实现了负极盖板1安装的高效,让负极盖板安装紧密。其中所述的中心孔14的两侧为镍质或铜质圆台,所述的圆台带有台阶,两侧圆台与铝质圆片之间均有绝缘垫片相隔,圆台台阶处直径与铝质圆片中心孔直径大小相同,从而能够满足负极盖板1在连接情况下的使用要求,优选的,所述的负极盖板1上对称设置有注液孔14,方便注入电解液。其中,所述的负极盖板1外侧设置有负极绝缘垫片,在正极盖板12的外侧设置有正极绝缘垫片,这样可以进行正负极的标识,便于分别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优选的,所述的注液孔14密封方式采用钢珠机械密封,钢珠直径为注液孔14直径的1.02-1.1倍,让注液孔14可以进行机械密封,提高了注液孔14的密封性能,同时让注液孔14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进行有效密封,防止电解液溢出,造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失效。如图1所示,负极盖板侧圆台3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4相互逐层设置,在负极盖板侧圆台3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4之间设置有外绝缘垫片6,在负极盖板铝质圆片4的下端设置有内绝缘垫片7,在内绝缘垫片7的下方设置有负极盖内侧圆台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盖板、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负极盖板包括负极盖板侧圆台、负极盖板铝质圆片、负极盖内侧圆台,所述的负极盖板侧圆台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之间设置有外绝缘片,其上端面与负极盖板侧圆台相互贴合,并且外绝缘片下端面与负极盖板铝质圆片相互贴合,在负极盖内侧圆台上端贴合有内绝缘垫片,在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卷芯,其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卷芯负极耳,卷芯负极耳内侧设置有铜汇流片,其顶部设置有负极盖板,在负极盖板面向电池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A,在绝缘垫圈A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垫片,在电池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正极盖板,在卷芯内设置铝汇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盖板、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负极盖板包括负极盖板侧圆台、负极盖板铝质圆片、负极盖内侧圆台,所述的负极盖板侧圆台和负极盖板铝质圆片之间设置有外绝缘片,其上端面与负极盖板侧圆台相互贴合,并且外绝缘片下端面与负极盖板铝质圆片相互贴合,在负极盖内侧圆台上端贴合有内绝缘垫片,在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卷芯,其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卷芯负极耳,卷芯负极耳内侧设置有铜汇流片,其顶部设置有负极盖板,在负极盖板面向电池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A,在绝缘垫圈A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垫片,在电池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正极盖板,在卷芯内设置铝汇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正极盖板面向电池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B,所述的绝缘垫圈B和绝缘垫圈A相互对称分布在电池外壳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友郭军平刘通靳一玲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江苏金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