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气安全及电路隔离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人体与电气设备、家用电器设备或电力配电设备等进行直接接触式交互式操作时,需要对可能会造成后续设备损坏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部分功能电路进行电气安全隔离。传统的电气安全隔离方法多采用如图1-图5所示的利用变压器搭配光耦、继电器等隔离元件分别对电源线路及负载线路中每个功能电路进行分别隔离的全隔离式电气安全隔离方法,即实现电气线路中交流高电压、大电流与直流低电压、小电流以及模拟接地信号与数字接地信号间的有效隔离。传统的电气安全隔离包括对电源线路以及负载电气设备线路的安全隔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电源线路中,总电源ACL及ACN输入的交流电压首先通过共模电感T2、整流桥BRIDGER1、若干电容以及电感元件对该交流电压进行降压、整流以及滤波操作,再利用AC-DC电源转换控制芯片U1、变压器T1及DC-DC转换控制芯片U2实现对交流高电压、大电流与直流低电压、小电流间的电气安全隔离。该中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负载驱动控制模块及MCU微控制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及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与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若干IO控制端口耦接;所述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与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耦接;所述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包括电源转换隔离可控电路、锅炉水位隔离检测电路及信号传输隔离可控电路;所述锅炉水位隔离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隔离可控电路及信号传输隔离可控电路耦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负载驱动控制模块及MCU微控制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及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与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若干IO控制端口耦接;所述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与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耦接;所述可控式电源及信号局部隔离模块包括电源转换隔离可控电路、锅炉水位隔离检测电路及信号传输隔离可控电路;所述锅炉水位隔离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隔离可控电路及信号传输隔离可控电路耦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转换模块及DC-DC转换模块;所述AC-DC转换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分别通过整流桥BRIDGE1及共模电感T2与总电源ACL及ACN耦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输出电压为+12V;所述DC-DC转换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2的输入端耦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输出电压为+5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隔离可控电路包括高频变压器T1;所述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分别与三极管Q5及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耦接;所述高频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为+5VCC;所述三极管Q5通过电阻R34及电阻R35与所述MCU微控制器模块的对应IO控制端口耦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水位隔离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水位检测探针接口S-CE1及S-GND1;外部第一水位检测探针通过所述第一水位检测探针接口S-CE1、电阻R37、电阻R38及电容C6与控制芯片U3的若干IO控制端口耦接;所述第一水位检测探针接口S-GND1与地线耦接;所述信号传输隔离可控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5;所述光电耦合器U5通过电阻R36及电阻R39分别与控制芯片U3及所述MCU微控制模块的对应IO控制端口耦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可控式电气安全局部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驱动控制模块包括锅炉控制模块;所述锅炉控制模块包括锅炉加热控制电路;所述锅炉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REL4;所述继电器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春,刘草原,魏肃,柴智,黄志强,刘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