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118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模型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包括固接在灯体上的罩体;罩体呈喇叭形;罩体的尾部固接固定环;固定环固接灯体;罩体的首部设有聚光层;聚光层的折射率为1.3~1.4;罩体的外侧覆盖散射层;散射层包括基体层,基体层的外侧均匀环设若干相互平行走向的棱柱结构。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灯体上设置罩体;罩体的首部设置聚光层对大角度的光线其汇聚作用,避免其直射人眼,同时增加了车牌照射区域的亮度。罩体外侧覆盖散射层,对更大角度的光线进行散射,降低对人眼的刺激,防止出现眩晕。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制作成本低。

An Anti-glare Supplementary Light for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
本技术涉及隧道模型实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
技术介绍
车牌自动拍照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商场、超市的停车场。由于拍照时需要一定的亮度,因此通常需设置光源进行补光以便增加识别度。为了确保光源能清楚的照射到全部车牌,补光灯的聚光区域通常设置的较宽。如图1所示,虽然目前的补光灯在安装调试时将直射角进行了调整避免直射驾驶人员,但由于聚光区域大,灯体1中不可避免的有大角度的光线照射到司机眼中。由于补光灯的光强较大,因此通常会造成驾驶人员眩晕,引起不适,同时对于驾驶员的眼镜也是一种伤害。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通过在灯体上设置罩体;罩体的首部设置聚光层对大角度的光线其汇聚作用,避免其直射人眼,同时增加了车牌照射区域的亮度。罩体外侧覆盖散射层,对更大角度的光线进行散射,使之降低对人眼的刺激,防止出现眩晕。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制作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包括固接在灯体上的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在灯体上的罩体;所述罩体呈喇叭形;所述罩体的尾部固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接灯体;所述罩体的首部设有聚光层;所述聚光层的折射率为1.3~1.4;所述罩体的外侧覆盖散射层;所述散射层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外侧均匀环设若干相互平行走向的棱柱结构;所述固定环设有一缺口,缺口处设有接头,接头上设有穿设螺栓的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在灯体上的罩体;所述罩体呈喇叭形;所述罩体的尾部固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接灯体;所述罩体的首部设有聚光层;所述聚光层的折射率为1.3~1.4;所述罩体的外侧覆盖散射层;所述散射层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外侧均匀环设若干相互平行走向的棱柱结构;所述固定环设有一缺口,缺口处设有接头,接头上设有穿设螺栓的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层的折射率为1.33~1.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层为塑料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牌识别的防眩补光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宇上官明灿罗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咨华科交通建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