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控制温度的轴承套圈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08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合于铁路车辆、机车以及其他各种机械设备在拆卸或安装其配用的滚动轴承内圈时,对内圈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装置,它配有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温度传感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能对轴承内圈的升温过程进行准确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它能够迅速地将内圈升温到理想状态,而轴颈却不会被迅速升温,使内圈与轴颈之间的过盈配合由于热胀冷缩原理而产生松动间隙,这时卸圈或装圈就能同时保证内圈和轴颈的质量。配有数据打印机,可将升温的状态记录下来,该装置便于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减少操纵人员。(*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适合于铁路车辆、机车以及其它各种机械设备在拆卸(或安装)其配用的滚动轴承内圈时,对内圈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装置,并装有微型电子计算机对加热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目前,铁路车辆(或机车)部门定期要对车辆 滚动轴承进行检修,经常要将装在车轴轴颈部的滚动轴承拆卸下来,由于车轴与滚动轴承内圈是过盈配合的,拆卸比较困难,以往曾采取机械力的方式,使轴承内圈与车轴强行脱离,这样,往往会严重损伤车轴轴颈部位;当车轴内圈与车轴轴颈间过盈配合量过大时,无法靠机械力将内圈卸下,甚至只有采用氧气切割的办法,将轴承内圈烧断卸下,显然,这些拆卸工艺方法是必须改进的。后来,人们为了减少车轴轴颈在卸轴承内圈时造成的损伤,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对轴承内圈进行感应加热,趁内圈热胀与车轴轴颈之间的配合变松之时,再用磁力或机械力将内圈与轴颈脱离。现有的轴颈感应加热器虽然能对轴承内圈进行加热,但是因为没有配备测量温度和控制温度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轴承内圈过热而形成回火状态,大量内圈因硬度和强度下降而报废,报废率在50%以上,经济损失很大。而且,现有的轴承感应加热器的加热速率无法控制,有时内圈升温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套圈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整个装置分轴承内圈的感应加热器(A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及控制装置两部分;在感应加热器壳体(6)外侧装有支撑脚(10)、把手(8)和开关盒(12),开关盒(12)上安装有加热开关(13)和退磁开关(14);在壳体(6)内均匀安装着12组硅钢片极头(9),在硅钢片极头(9)内框里安装有环型的感应线圈(11),感应线圈(11)通过电源接头(15)与电源线(16)连通;在壳体(6)上钻孔,将温度传感器(4)的探头(40)安装在其中,并可与被测轴承内圈(37)的表面接触,探头(40)内的导线穿过提升杆(3)和旋转螺帽(2)后,与控制线(1)相连接,并将整套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书杰陈昌殷峰魏浩杨耀斌厉萍陈平杨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联企业现代化系统工程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