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07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旋转圆筒、主轴、铝棒、油缸、升降滚轮、燃烧机、循环风管、连接管、调节板、热回收装置、循环风机、热电偶、保温棉、旋转位置检测装置、测棒杆和动力齿轮,所述旋转圆筒位于炉体的内部,所述旋转圆筒正面和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两个主轴与炉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形式上采用不锈钢圆管为载体,以主轴为中心的环形阵列分布,改变传统的并排分布,达到缩小占地缩小炉内空间节能的效果,同时不锈钢管间接连接在多件固定法兰上,铝棒由推杆推进放置腔内,当所有的放置腔都装满铝棒后,程序设置为一棒一转的方式,达到了快速均匀加热的效果。

A Rotary Aluminum Rod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
,具体为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
技术介绍
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资源约为400~500亿吨,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在金属品种中为第一大类金属。铝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不仅重量轻、质地坚、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铝棒是铝产品的一种,铝棒的熔铸包括熔化、提纯、除杂、除气、除渣与铸造过程。当前市场上的多支长铝棒加热炉,普遍存在体积大、占用面积广、能耗高的现象,同时在当今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大环境下,研制实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铝棒加热炉,已成为当今产业化的主流。为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多支长铝棒加热炉,能够满足于生产环保、节能和高效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减小棒炉的占地面积,优化炉内空间,达到快速均匀加热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旋转圆筒、主轴、铝棒、油缸、升降滚轮、燃烧机、循环风管、连接管、调节板、热回收装置、循环风机、热电偶、保温棉、旋转位置检测装置、测棒杆和动力齿轮,所述旋转圆筒位于炉体的内部,所述旋转圆筒正面和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两个主轴与炉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圆筒外边缘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放置腔,所述铝棒位于放置腔的内部,所述油缸的底部与炉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缸顶部的自由端与升降滚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滚轮的顶部与旋转圆筒外侧壁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燃烧机位于炉体左侧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循环风管位于炉体的内部,且循环风管的底部位于旋转圆筒顶部的上方。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燃烧机的进气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热回收装置的左侧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位于循环风管内部的左侧,所述热回收装置位于循环风管内部的右侧,所述循环风机的底部与炉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热回收装置的右侧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热电偶位于炉体左侧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炉体的外表面与保温棉通过胶水粘接,所述保温棉为硅酸铝保温散棉。优选的,所述炉体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检修门,所述炉体正面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爆门。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棒口,所述炉体的右侧设置有出棒口,所述进棒口与出棒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测棒杆位于进棒口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旋转位置检测装置位于主轴的右端,所述主轴的左端与动力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动力齿轮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形式上采用不锈钢圆管为载体,以主轴为中心的环形阵列分布,改变传统的并排分布,达到缩小占地缩小炉内空间节能的效果,同时不锈钢管间接连接在多件固定法兰上,铝棒由推杆推进放置腔内,当所有的放置腔都装满铝棒后,由控制系统上的PLC控制动作的程序化,控制电机按设定的程序转动铝棒,程序设置为一棒一转的方式,达到了快速均匀加热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外置式进棒推杆,进出铝棒均由此推杆作为动力源控制,省去原传统棒炉的两侧多根动力滚轮轴为动力源,减少炉内热能的损失,优化程序控制,同时多支铝棒以环形排列,边加热边旋转,减小棒炉的占地面积,优化炉内空间,达到快速均匀加热的效果,并且侧置六支低能耗的燃烧枪均匀分布,加热更均匀,控制更方便更节能,炉顶的六个调节板设置,是传统棒炉的三倍,那里风量少就调那里,达到循环风均匀散布,达到加热均匀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面剖示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上部分侧面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下部分侧面的剖视图。图中:1、炉体;2、旋转圆筒;3、主轴;4、放置腔;5、铝棒;6、油缸;7、升降滚轮;8、燃烧机;9、循环风管;10、连接管;11、调节板;12、热回收装置;13、循环风机;14、热电偶;15、保温棉;16、检修门;17、防爆门;18、进棒口;19、出棒口;20、旋转位置检测装置;21、测棒杆;22、动力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1、旋转圆筒2、主轴3、铝棒5、油缸6、升降滚轮7、燃烧机8、循环风管9、连接管10、调节板11、热回收装置12、循环风机13、热电偶14、保温棉15、旋转位置检测装置20、测棒杆21和动力齿轮22,旋转圆筒2位于炉体1的内部,旋转圆筒2正面和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两个主轴3与炉体1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旋转圆筒2外边缘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放置腔4,铝棒5位于放置腔4的内部,油缸6的底部与炉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油缸6顶部的自由端与升降滚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滚轮7的顶部与旋转圆筒2外侧壁的底部相接触,燃烧机8位于炉体1左侧的底部,本专利技术形式上采用不锈钢圆管为载体,以主轴3为中心的环形阵列分布,改变传统的并排分布,达到缩小占地缩小炉内空间节能的效果,同时不锈钢管间接连接在多件固定法兰上,铝棒5由推杆推进放置腔4内,当所有的放置腔4都装满铝棒5后,由控制系统上的PLC控制动作的程序化,控制电机按设定的程序转动铝棒5,程序设置为一棒一转的方式,达到了快速均匀加热的效果。循环风管9位于炉体1的内部,且循环风管9的底部位于旋转圆筒2顶部的上方,连接管10的一端与燃烧机8的进气端固定连通,燃烧机8采用广州施能品牌,10万大卡比例式烧嘴6台,配有热回收装置12,保护方式有泄露保护、超温保护、超压保护、PID控制和欠压保护等,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热回收装置12的左侧固定连通,利用废气排放时的余热进行收集再利用,用于燃烧机8的助燃空气预热,达到节能的效果,调节板11位于循环风管9内部的左侧,调节板11具有引导控制循环热风流量和压力的作用,使每个角落的风流量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单支铝棒5前中后的温度一致性,热回收装置12位于循环风管9内部的右侧,循环风机13的底部与炉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循环风机13的输出端与热回收装置12的右侧固定连通,热电偶14位于炉体1左侧内部的中间位置,炉体1的外表面与保温棉15通过胶水粘接,保温棉15为硅酸铝保温散棉,炉体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检修门16,检修门16用于定期检修和维护炉内零部件,并且也有防爆门17的作用,故检修门16周围严禁站人或堆放杂物,炉体1正面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爆门17,防爆门17作用于防止燃烧机8燃烧不充分或阀体泄漏等因素,造成炉内可燃气体上升而造成爆燃现象的发生,同时防爆门17周围严禁站人或堆放杂物,炉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棒口18,炉体1的右侧设置有出棒口19,进棒口18与出棒口19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测棒杆21位于进棒口18的内部,旋转位置检测装置20位于主轴3的右端,主轴3的左端与动力齿轮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动力齿轮22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外置式进棒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1)、旋转圆筒(2)、主轴(3)、铝棒(5)、油缸(6)、升降滚轮(7)、燃烧机(8)、循环风管(9)、连接管(10)、调节板(11)、热回收装置(12)、循环风机(13)、热电偶(14)、保温棉(15)、旋转位置检测装置(20)、测棒杆(21)和动力齿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筒(2)位于炉体(1)的内部,所述旋转圆筒(2)正面和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两个主轴(3)与炉体(1)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圆筒(2)外边缘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放置腔(4),所述铝棒(5)位于放置腔(4)的内部,所述油缸(6)的底部与炉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缸(6)顶部的自由端与升降滚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滚轮(7)的顶部与旋转圆筒(2)外侧壁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燃烧机(8)位于炉体(1)左侧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包括炉体(1)、旋转圆筒(2)、主轴(3)、铝棒(5)、油缸(6)、升降滚轮(7)、燃烧机(8)、循环风管(9)、连接管(10)、调节板(11)、热回收装置(12)、循环风机(13)、热电偶(14)、保温棉(15)、旋转位置检测装置(20)、测棒杆(21)和动力齿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筒(2)位于炉体(1)的内部,所述旋转圆筒(2)正面和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两个主轴(3)与炉体(1)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圆筒(2)外边缘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放置腔(4),所述铝棒(5)位于放置腔(4)的内部,所述油缸(6)的底部与炉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缸(6)顶部的自由端与升降滚轮(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滚轮(7)的顶部与旋转圆筒(2)外侧壁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燃烧机(8)位于炉体(1)左侧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9)位于炉体(1)的内部,且循环风管(9)的底部位于旋转圆筒(2)顶部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一端与燃烧机(8)的进气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热回收装置(12)的左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强李剑金陈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