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及销铣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94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头及销铣钻具,属于油田开采领域。该钻头包括:钻头胎体和钻头冠部,以及设置在钻头的中央区域的中心孔;钻头胎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泄槽,钻头冠部包括:设置在中心孔的轴线的不同方位上的多个刀翼,每两个相邻的刀翼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泄槽,多个第一排泄槽的与多个第二排泄槽一一对应,每个第二排泄槽均与中心孔连通,每个第二排泄槽还与对应的第一排泄槽连通。该钻头冠部与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钻头胎体与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当该钻头在去除套管内的塞体时,该钻头是通过对塞体进行销铣来去除该塞体的,有效的提高去除塞体的效率,降低了钻头对套管的磨损的程度。

Drill Bit and Pin Mill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及销铣钻具
本技术涉及油田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头及销铣钻具。
技术介绍
注水泥塞作业是油田开采领域中的常用的工艺技术之一,该注水泥塞作业是将一定量的水泥浆替到套管内的某一部位,在该部位形成水泥塞后,通过水泥塞对油层进行封堵的工艺技术。当需要对水泥塞封堵的油层进行开采时,需要采用钻水泥塞作业去除套管内水泥塞。通常情况下,在钻水泥塞作业时,会采用带有磨鞋的钻具去除水泥塞。但是,磨鞋是通过对水泥塞进行磨铣来去除水泥塞的,钻水泥塞作业的效率较低,导致磨鞋对套管的损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头及销铣钻具,能够解决现有的钻水泥塞作业的效率较低,对套管的损坏较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钻头,包括:钻头胎体和钻头冠部,所述钻头胎体和所述钻头冠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钻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钻头的中央区域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钻头在工作时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钻头胎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泄槽,所述钻头冠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孔的轴线的不同方位上的多个刀翼,每两个相邻的刀翼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泄槽,所述多个第一排泄槽的与多个所述第二排泄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排泄槽均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排泄槽还与对应的第一排泄槽连通;其中,所述钻头冠部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钻头胎体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排泄槽中,与所述第一排泄槽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上设置均设置有刀片。可选的,所述钻头胎体和所述钻头冠部为一体结构。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平行。可选的,所述多个刀翼均匀的分布在中心孔的轴线的不同方位上。可选的,所述钻头还包括:与所述钻头胎体连接的上接头。可选的,所述钻头冠部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的最大距离,和所述钻头胎体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的最大距离之间的差值为30~40毫米。可选的,所述多个刀翼的个数为2~5个。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销铣钻具,包括:钻头,以及与所述钻头连接的动力组件,所述钻头为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钻头。可选的,所述钻头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带有塞体的套管的半径,所述塞体为水泥塞或桥塞。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钻头冠部与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钻头胎体与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当该钻头在去除套管内的塞体时,该钻头是通过对塞体进行销铣来去除该塞体的,而销铣的去除效率远大与磨铣的去除效率,因此在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去除塞体的效率,降低了钻头对套管的磨损的程度。又由于该钻头的中央区域中设置有中心孔,在钻头工作过程中,位于中央区域的塞体不会对钻头起到阻碍作用,使得钻头冠部中的刀翼能够快速的对塞体进行切削,进一步的提高了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钻头的仰视图;图3是图1示出的钻头的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示出的钻头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销铣钻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钻头的结构示意图,该钻头可以包括:钻头胎体10和钻头冠部20,该钻头胎体10和钻头冠部20之间固定连接。该钻头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钻头的中央区域的中心孔30,该中心孔30的延伸方向与该钻头在工作时的移动方向相同。该钻头胎体10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泄槽11。为了更清楚看出钻头冠部10的结构,请参考图2,图2是图1示出的钻头的仰视图,该钻头冠部20包括:设置在中心孔30的轴线L的不同方位上的多个刀翼21,每两个相邻的刀翼21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泄槽22,该多个第一排泄槽11的个数和多个刀翼21的个数相同,多个第二排泄槽22与多个第一排泄槽11一一对应。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第二排泄槽22均与中心孔30连接,每个第二排泄槽22还与对应的第一排泄槽11连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排泄槽11也可以位于两个相邻的道刀翼21之间。其中,钻头冠部20与中心孔30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d1,大于钻头胎体10与中心孔30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d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钻头冠部20与中心孔30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d1,大于钻头胎体10与中心孔30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d2,当该钻头在去除套管内的塞体(也即水泥塞或桥塞)时,该钻头是通过对塞体进行销铣来去除该塞体的,而销铣的去除效率远大与磨铣的去除效率,因此在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去除塞体的效率,降低了钻头对套管的磨损的程度。又由于该钻头的中央区域中设置有中心孔30,在钻头工作过程中,位于中央区域的塞体不会对钻头起到阻碍作用,使得钻头冠部10中的刀翼21能够快速的对塞体进行切削,进一步的提高了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的效率。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3,图3是图1示出的钻头的工作示意图,在钻头去除套管01内的塞体02的过程中,该塞体02中位于中央区域的塞体会随着钻头的移动向靠近中心孔30的所在方向移动,由于钻头工作时会产生振动现象,因此中心孔30内的塞体会在钻头振动的作用下形成小碎屑,这些小碎屑会随着中心孔30中流出的循环液依次经过第二排泄槽22和第一排泄槽11排出到套管01外。并且,钻头冠部10对塞体02进行切削时形成碎屑也会随着中心孔30流出的循环液依次经过第二排泄槽22和第一排泄槽11排出到套管01外,避免了钻头对碎屑进行二次销铣,进一步的提高了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头,包括:钻头胎体和钻头冠部,以及设置在钻头的中央区域内的中心孔,该钻头冠部与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钻头胎体与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当该钻头在去除套管内的塞体时,该钻头是通过对塞体进行销铣来去除该塞体的,而销铣的去除效率远大与磨铣的去除效率,因此在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去除塞体的效率,降低了钻头对套管的磨损的程度。又由于该钻头的中央区域中设置有中心孔,在钻头工作过程中,位于中央区域的塞体不会对钻头起到阻碍作用,使得钻头冠部中的刀翼能够快速的对塞体进行切削,进一步的提高了采用该钻头去除塞体的效率。可选的,如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在每个第一排泄槽11中,与该第一排泄槽1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刀片12。需要说明的是,该刀片12具有一定的宽度,使得在钻头工作时,该刀片12能够与套管的内部接触。通常情况下,钻头与中心孔30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会小于套管的半径,由于钻头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抖动现象,因此钻头中刀片12会与套管的内壁接触,使得该刀片12可以对套管内壁上的杂物(例如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胎体和钻头冠部,所述钻头胎体和所述钻头冠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钻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钻头的中央区域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钻头在工作时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钻头胎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泄槽,所述钻头冠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孔的轴线的不同方位上的多个刀翼,每两个相邻的刀翼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泄槽,所述多个第一排泄槽的与多个所述第二排泄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排泄槽均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排泄槽还与对应的第一排泄槽连通;其中,所述钻头冠部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钻头胎体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胎体和钻头冠部,所述钻头胎体和所述钻头冠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钻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钻头的中央区域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钻头在工作时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钻头胎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排泄槽,所述钻头冠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孔的轴线的不同方位上的多个刀翼,每两个相邻的刀翼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泄槽,所述多个第一排泄槽的与多个所述第二排泄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排泄槽均与所述中心孔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排泄槽还与对应的第一排泄槽连通;其中,所述钻头冠部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钻头胎体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排泄槽中,与所述第一排泄槽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上设置均设置有刀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胎体和所述钻头冠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辉谌海林曹燕林赵辉马世荣张玉良肖力马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