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双祥专利>正文

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910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连接有防护柱,防护柱设有若干个支架安装组,支架安装组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支架安装座,支架安装座与防护柱之间设有第一滚动轴承,支架安装座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凸起设有连接孔,通孔为倒锥形台结构,连接孔连接有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杆和防护板,防护杆的两端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杆,防护柱至少连接有两个旋转座,旋转座位于两个支架安装组之间,旋转座连接有支架,支架连接有转轴,转轴外侧连接有转杆,转杆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有弹簧,弹簧连接有软质防撞包,支架连接有与支撑杆相对应的限位杆。

A temporary protective device that can absorb impact force and quickly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防护栏装置主要用于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等场合,主要由钢管等材料焊接而成,是一种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挽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的道路防护设备。目前,现有技术中以单层防护栏较为常见,一方面,瞬间冲击力太大,使得防护栏直接被撞翻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防护栏无法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防护栏仅仅依靠防护栏自身的强度对车子进行阻挡,一旦受到撞击,车子和护栏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这样的防护装置仅仅能作为警示装置,无法完全发挥防护作用;无法根据具体路段做出调整,不能满足特殊施工路段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底座上侧连接有防护柱,所述防护柱设有若干个支架安装组,所述支架安装组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支架安装座,所述支架安装座与防护柱之间设有第一滚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若干通孔(11),所述底座(1)上侧连接有防护柱(2),所述防护柱(2)设有若干个支架安装组(3),所述支架安装组(3)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支架安装座(4),所述支架安装座(4)与防护柱(2)之间设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支架安装座(4)设有第一锁紧件(43),所述支架安装座(4)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41),所述凸起(41)设有连接孔(42),所述通孔为倒锥形台结构,所述连接孔(42)连接有防护结构(5),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防护杆(51)和防护板(52),所述防护板(52)安装在防护杆(51)之间,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冲击力且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若干通孔(11),所述底座(1)上侧连接有防护柱(2),所述防护柱(2)设有若干个支架安装组(3),所述支架安装组(3)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支架安装座(4),所述支架安装座(4)与防护柱(2)之间设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支架安装座(4)设有第一锁紧件(43),所述支架安装座(4)的外侧设有若干凸起(41),所述凸起(41)设有连接孔(42),所述通孔为倒锥形台结构,所述连接孔(42)连接有防护结构(5),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防护杆(51)和防护板(52),所述防护板(52)安装在防护杆(51)之间,所述防护杆(51)的两端设有与连接孔(42)相匹配的连接杆(53),所述防护柱(2)至少连接有两个旋转座(6),所述旋转座(6)位于两个支架安装组(3)之间,所述旋转座(6)连接有第二锁紧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双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