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3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通过设置振捣辅助工具包括振捣片、管状连接接头、封板和抱箍,且该管状连接接头的一端可套接在振捣棒的外表面并通过抱箍固定,另一端焊接封板,该振捣片焊接在封板上;由于振捣片一般厚度较小,从而在需要时将该辅助工具套接振捣棒上即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振捣施工,且振捣深度大,比传统振捣棒作用半径大,振捣方便不易碰撞钢筋,芯管等其他材料,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且该辅助工具制作简单,与振捣器连接方便,操作安全可靠,适用任何施工环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A Vibration Aid Tool for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振捣要求一般包括:1、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2、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3、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且不宜紧靠模板振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等。4、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以20~30秒为宜,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和不再冒气泡为止,不显著下沉,表示已振实,即可停止振捣。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满足结构设计安全,部分混凝土内钢筋主筋设置较多、布置过密,特别是在柱梁节点处,板、次梁、主梁节点处受力钢筋间距只有3㎜至5㎜,振捣棒无法插入(目前的振捣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101为电源,102为振捣棒),导致混凝土浇筑后振捣不到位,不均匀、无法振捣的现象发生。混凝土振捣不到位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很大的质量隐患,严重者会影响结构安全,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不期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应用于振捣棒上,其中,所述振捣辅助工具包括振捣片、连接接头、封板和抱箍;所述连接接头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振捣棒的外表面,另一端焊接所述封板,所述振捣片焊接在所述封板上;所述连接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抱箍,所述连接接头通过所述抱箍与所述振捣棒可拆卸连接。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连接接头上设置有镂空图案。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连接接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方形孔。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抱箍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连接接头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振捣棒的直径,且所述连接接头的内径和所述振捣棒的直径之差小于2mm。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振捣片的厚度为2~4mm。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连接接头为不锈钢管。上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中,所述振捣片为钢板。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通过设置振捣辅助工具包括振捣片、管状连接接头、封板和抱箍,且该管状连接接头的一端可套接在振捣棒的外表面并通过抱箍固定,另一端焊接封板,该振捣片焊接在封板上;由于振捣片一般厚度较小,从而在需要时将该辅助工具套接振捣棒上即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振捣施工,且振捣深度大,比传统振捣棒作用半径大,振捣方便不易碰撞钢筋,芯管等其他材料,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且该辅助工具制作简单,与振捣器连接方便,操作安全可靠,适用任何施工环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振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应用于振捣棒2上,具体的,该振捣辅助工具1包括振捣片13、连接接头11、封板12和抱箍14;该连接接头11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套接在振捣棒2的外表面,另一端焊接封板12,该振捣片13焊接在封板12上;该连接接头11的外侧设置有抱箍14,连接接头11通过抱箍14与振捣棒2可拆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接头11上设置有镂空图案,优选的,连接接头1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方形孔111以减小该连接接头11的硬度(连接接头受力更容易发生形变),便于在连接接头11套接在振捣棒2上时抱箍14将该连接接头11收紧以将连接接头11与振捣棒2固定在一起,具体的,该方形孔111的宽度为5mm,高度为5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抱箍14通过紧固螺栓15连接成一个整体,即通过该紧固螺栓15实现连接接头11与振捣棒2的固定与分离;具体的,该抱箍14采用不锈钢成品标准件,坚固耐用,施工方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接头1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振捣棒2的直径,且连接接头11的内径和振捣棒2的直径之差小于2mm以便于连接接头11套接在振捣棒2上,并利于抱箍14固定该连接接头11与振捣棒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振捣片13的厚度为2~4mm(例如2mm、3mm、3.5mm或者4mm等),以便于该振捣片13可以插入狭小空间内,并具有振捣所需的强度;该振捣片13为钢板,具体的,该振捣片13采用200mm长,3mm厚,40mm宽的钢板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接头11为DN50不锈钢管,该不锈钢管长度为10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封板12采用Q235B钢板材料加工而成,厚度为3mm,长度和宽度均为60mm。.具体的,以现场的一个梁柱节点为例对该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一步:钢筋正常绑扎并通过质量验收手续准备浇筑混凝土。第二步:将上述辅助工具1的连接接头11套接在原振捣棒2端部上,并用螺丝刀将紧固螺丝扭紧。第三步:将此振捣工具深入需要振捣部位,开启电源,振捣。综上,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制作简单,与振捣器连接方便,操作安全可靠,适用于任何施工环境,解决了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因钢筋间隙过小,振捣棒无法插入,无法对混凝土有效振捣的难题,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此专利技术经济可行,满足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提供了很好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应用于振捣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辅助工具包括振捣片、连接接头、封板和抱箍;所述连接接头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振捣棒的外表面,另一端焊接所述封板,所述振捣片焊接在所述封板上;所述连接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抱箍,所述连接接头通过所述抱箍与所述振捣棒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应用于振捣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辅助工具包括振捣片、连接接头、封板和抱箍;所述连接接头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振捣棒的外表面,另一端焊接所述封板,所述振捣片焊接在所述封板上;所述连接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抱箍,所述连接接头通过所述抱箍与所述振捣棒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上设置有镂空图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振捣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方形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利贺欣刘鹏慧杨海乐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