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尾矿开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
技术介绍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矿产资源开采是指固体金属与非金属矿床的开采,包括地表矿体露头及浅部矿体的露天开采和盲矿、深部矿体的地下开采,在矿物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地下地层、水层等环境错综复杂,探测较为不方便,为了保证采矿的安全性,而在大范围矿物开采完成后,大型设备撤出,人工开采工作量大,而且尾矿结构环境不稳定,危险性较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以往尾矿开采时,大型设备不容易进入无法开采的问题,同时使用通过气缸控制的控制刹车配合联动装置能够远端控制尾矿开采装置运行,减少了人工开采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快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1),所述固定壳(1)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2),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21)和减速机(22),所述电机(2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减速机(22)的右侧输出端贯穿外壳(12)固定安装有联动装置(3),所述联动装置(3)包括传动轴(34),所述传动轴(34)的左表面固定安装在减速机(22)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轴(34)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体(31),所述固定体(31)的右表面套接有行星齿轮(35),所述行星齿轮(35)的外表面啮合有内齿轮(37),所述内齿轮(37)的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1),所述固定壳(1)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2),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21)和减速机(22),所述电机(2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减速机(22)的右侧输出端贯穿外壳(12)固定安装有联动装置(3),所述联动装置(3)包括传动轴(34),所述传动轴(34)的左表面固定安装在减速机(22)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轴(34)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体(31),所述固定体(31)的右表面套接有行星齿轮(35),所述行星齿轮(35)的外表面啮合有内齿轮(37),所述内齿轮(37)的外表面套接有控制刹车(4),所述控制刹车(4)包括刹车片(44),所述刹车片(44)的下端套接有连动杆(42),所述连动杆(42)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41),所述气缸(41)与外部气泵相连接,所述行星齿轮(35)的右表面套接有卷轴(38),所述卷轴(38)的内表面套接有钢缆(53),所述钢缆(53)的后端套接有耙矿装置(5),所述耙矿装置(5)包括固定架(51)和耙体(54),所述固定架(51)通过钢缆(53)与耙体(54)套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11),所述外壳(12)的下表面开设有套接口(13),所述套接口(13)套接在控制刹车(4)的外表面,所述外壳(12)的后表面对称开设有穿线口(14),所述穿线口(14)的侧壁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套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速田勇,张向阳,周罕,王良川,槐翔英,胡龙,徐德禹,莫显勇,康杰,邱健彬,杨志祥,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