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框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2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框梁模板,其包括木质类矩形梁模板件和与梁模板件拼装的梁侧模板,该梁模板件和梁侧模板分别包括用于与浇筑混凝土接触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梁模板件的背面两侧边部位固定设置有梁底杆条,所述梁侧模板背面下侧边部固定设置有下杆条,所述梁模板件两边部的所述梁底杆条分别与所述下杆条夹固拼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梁底杆条和下杆条通过夹具夹紧配合固定,使得梁模板便于配合连接形成槽型结构,梁侧模板和梁模板件拼装快速稳定,拼装缝隙比较小,拼装时通过夹具就能固定、定位,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梁底杆条和下杆条对梁模板整体具有支撑作用,因此梁模板的底部支撑相对简单。

A Formwork of Wood Fram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框梁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模板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框梁模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领域中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模板有钢铝模板和传统的木模板,两种模板相比各有优缺点。钢铝模板具有强度高、拼装严密,不易变形,阳角刚正等的优点,但同时也由于自重大、成本高,修正余地小等缺点,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传统木模板在现场加工并搭建拼装灵活、便于修正,而且成本低,在工期要求不高和劳动成本较低的时候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升高、工期的不断压缩,使得该支模复杂、施工效率低传统木模板越来越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对于传统的木模板搭建现浇混凝土梁模板时,需要在横向和竖向上较多的支撑方木、钢管排架等支撑结构,而且在高空作业时,两侧模板的搭建和拆卸十分不便,耗时耗力,影响模板的周转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框梁模板,并且该梁模板在材料成本低的前提下,能够在加工厂区内制造完成,然后在现场快速、便捷拼装,而且需要的支撑较少,能够便于和楼承板端部配合,拼装位置准确快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木框梁模板,包括木质类矩形梁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框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木质类矩形梁模板件(14)和与梁模板件(14)拼装的梁侧模板(15),该梁模板件(14)和梁侧模板(15)分别包括用于与浇筑混凝土接触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梁模板件(14)的背面两侧边部位固定设置有梁底杆条(141),所述梁侧模板(15)背面下侧边部固定设置有下杆条(151),所述梁模板件(14)两边部的所述梁底杆条(141)分别与所述下杆条(151)夹固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5 CN 20191011756651.一种木框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木质类矩形梁模板件(14)和与梁模板件(14)拼装的梁侧模板(15),该梁模板件(14)和梁侧模板(15)分别包括用于与浇筑混凝土接触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梁模板件(14)的背面两侧边部位固定设置有梁底杆条(141),所述梁侧模板(15)背面下侧边部固定设置有下杆条(151),所述梁模板件(14)两边部的所述梁底杆条(141)分别与所述下杆条(151)夹固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框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杆条(141)外侧设有梁底结合部(1411),所述下杆条(151)设置有与梁底结合部(1411)相配合的下配合部(1513),所述梁底结合部(1411)与下配合部(1513)配合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框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条(151)突出梁侧模板(15)端部形成下配合部(1513),所述梁模板件(14)端部与梁侧模板(15)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框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条(151)包括与梁侧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下杆条(1511)以及固定在第一下杆条下侧的第二下杆条(1512),第二下杆条(15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德叶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